第135章 建寺兴学引蛇出洞

登陆仪式结束后,在郑芝龙派出的军队护卫以及西海省归化官员的协助下,北孔“绍圣”一脉和庞大的僧团迅速行动起来,开始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扎根。

僧团以长崎为最初的基地和指挥中心,在慧明大师的统筹下,迅速向九州岛乃至本州岛西部辐射。

僧人们或修复当地因战乱而荒废的原有寺院(如临济宗、曹洞宗的某些寺庙),或择风水吉地,破土动工,新建具有大明风格的寺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精深佛法,还有实实在在的医术(随行僧侣中不乏精通岐黄之术者)、更先进的农业技术(指导选种、施肥、水利)以及一些实用的手工艺。讲经说法、施医赠药、帮助垦荒生产,这些切实的善举,很快赢得了大量底层百姓的好感与拥护。

一座座新建或修复的寺庙,如“长崎大明护国寺”、“博多东渡禅院”、“福冈慈光寺”等,开始成为当地崭新的精神地标和物质援助中心,香火日渐鼎盛。

北孔“绍圣”一脉则在孔闻启和孔闻哲的带领下,于长崎城内选择了一处宽敞僻静的院落,暂设为“绍圣公府行辕”,并立即开始筹划建立正式的府邸以及第一所“大明东瀛儒学学堂”。

孔闻启虽内心仍有抵触,但碍于使命和家族期望,倒也兢兢业业,处理各项事务一丝不苟。而孔闻哲则热情高涨,亲自参与学堂的规划设计,草拟招生章程,主动与当地归顺的贵族、富商接触,招收其子弟入学,并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读物教起,逐步过渡到四书五经,大力推广汉语汉文。孔氏带来的那套严谨的礼仪规范、尊卑秩序,也开始对当地的上层社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然而,文化的扎根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旧势力的反扑,很快便以血腥的方式展现。

一日深夜,位于长崎城外一处山坳、正在日夜赶工的“东渡禅院”建筑工地。大部分僧人和工匠已经歇息,只有寥寥数名值夜僧人巡视,以及夜风吹拂木材发出的轻微呜咽声。

突然,数条黑影如同真正的鬼魅,利用阴影和风声的掩护,悄无声息地翻过简陋的围栏,潜入工地内部。他们动作迅捷,训练有素,正是风魔小太郎派出的精锐忍者!

他们的目标明确——焚烧堆放在工地西侧,那些刚刚从大明运来的、用于雕刻佛像和制作梁柱的珍贵檀木和楠木!一旦得手,不仅损失巨大,更将严重打击僧团的士气和大明的威望。一名忍者头目打了个手势,几名手下立刻掏出火折子和装有火油的小皮囊,迅速靠近木料堆……

“阿弥陀佛!”

就在火折子即将点燃浸满火油的引信那一刻,一声沉浑厚重、仿佛能穿透耳膜直抵心灵的佛号,骤然在寂静的工地中央响起!只见本应在禅房休息的慧明大师,不知何时已如松柏般屹立在月光之下,他手持锡杖,白须无风自动,平日里慈和的目光此刻如冷电般扫向忍者潜藏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