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龙腾四海(1)

时维六月,序属盛夏。紫禁城的飞檐在烈日下闪烁着琉璃特有的金光,空气中弥漫着栀子花的甜香与冰窖里逸出的丝丝凉气。

武英殿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门窗紧闭,隔绝了外间的暑气与蝉鸣。巨大的冰山在铜盆中缓缓融化,发出细微的滋滋声,带来一片沁人心脾的清凉。然而,殿内所有人的心,都如同被放在炭火上炙烤,焦灼、期待,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

天启皇帝朱啸,端坐于御案之后。他身着一袭玄色常服,唯有领口与袖口用金线绣着细密的龙纹,在烛光下流转着暗沉的光泽。年轻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一双眸子,亮得惊人,仿佛蕴藏着两簇幽深的火焰。

御案下首,内阁首辅袁可立、次辅李邦华、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兵部尚书王在晋、户部尚书李长庚、工部尚书宋应星,以及刚刚从辽东赶回,风尘仆仆的蓟辽督师孙承宗,皆屏息凝神,垂手侍立。方正化,静默地侍立在皇帝身侧的阴影里。

他们在等,等一份决定国朝未来气运的捷报。

“……算时日,卢象升和俞咨皋的联军,也该有消息了。”袁可立捋着花白的胡须,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沙哑,“奥羽山区山高林密,倭人负隅顽抗,只怕……”

“袁阁老多虑了。”孙承宗声音洪亮,带着久经沙场的笃定,“卢建斗勇毅绝伦,俞志辅水战老练,倭寇已是穷途末路,覆灭只在旦夕之间。老夫所虑者,非是战之胜负,而是战后如何治理这千万人口的岛国,使其真正为我所用,永绝后患。”

王在晋点头附和:“孙师所言极是。征服易,同化难。如今在东瀛驻军数万,钱粮耗费甚巨,移民实边进展缓慢,若不能尽快将其化为臂助,反成拖累,则非社稷之福。”

就在几位重臣低声议论之际,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宫禁的肃静。

“报——!!!八百里加急!征夷大将军卢象升、水师提督俞咨皋,联名捷报!!!”

一名浑身被汗水浸透,甲胄上沾满泥泞的信使,几乎是踉跄着冲进殿内,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将一份染着血污的火漆军报高高举起,声音因激动而剧烈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