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龙腾四海(3)

“今日便到此,诸位先生也辛苦了,且回去歇息吧。方伴伴,摆驾,朕要去……煤山走走。”朱由校(朱啸)挥了挥手,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亢奋交织的复杂情绪。

“老奴遵旨。”方正化躬身应道。

群臣虽有些疑惑皇帝为何在此时要去煤山,但也不敢多问,纷纷行礼告退。

待众人离去,天启皇帝朱由校(朱啸)独自坐上御辇,在方正化及一众内侍的簇拥下,出了宫门,直上煤山。他需要一个足够开阔、安静的地方,来消化脑海中的惊世骇俗之物,并规划帝国的未来。

煤山之巅,万岁山(今景山)寿皇亭。

此处地势高敞,可俯瞰紫禁城重重殿宇的金色琉璃瓦顶,远眺北京城纵横交错的街巷与远处蜿蜒的城墙。夏日晚风拂过,带来一丝凉爽。

朱由校(朱啸)屏退了左右,只留方正化在十步之外警戒。他凭栏远眺,心念却沉入识海。

那幅《全球地理志》与《对手国力分析》如同烙印般清晰。他“看”到了中南半岛上,暹罗阿瑜陀耶王朝的繁华与潜在的傲慢,东吁王朝(缅甸)在莽应龙雄主逝去后的内忧外患,越南郑阮两家隔着灵江(今贤良江)的对峙与彼此消耗下的虚弱;老挝宣慰司的名存实亡,柬埔寨王国的衰败与夹缝求存。

他也“看”到了印度洋上,葡萄牙人扼守的马六甲、荷兰人在巴达维亚(雅加达)的野心、以及更遥远的,莫卧儿帝国的富庶与臃肿,奥斯曼帝国的庞大与僵化,欧洲各国在殖民竞赛中的贪婪与彼此间深刻的矛盾。

一幅波澜壮阔又危机四伏的寰宇图景,在他心中徐徐展开。

“十五年……够用了!”朱啸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向方正化伸出手:“笔,墨,还有……最大的那张空白舆图纸。”

“是,皇爷。”方正化立刻从随身携带的匣子中,取出特制的炭笔、墨块、毛笔、砚台与一张质地坚韧、面积足以铺满整个亭中石桌的巨幅白纸,迅速研墨铺纸。

朱啸执笔,笔尖饱蘸浓墨,却并未立即落下。他闭上眼,真龙之瞳 Lv.6 的能力“气运演化”与“星辉指引”微微发动,结合脑中知识,开始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