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光先虽然依旧严肃,但也承认:"宝钞流通顺利,税收明显增加。不过下官还是要提醒,金融手段虽好,但吏治清明才是根本。"
在安夷省,三座书院同时开工兴建。解经雅与黄希宪巡视工地时,看到许多本地百姓前来围观。
"他们在议论什么?"解经雅问通译。
通译笑着回答:"他们在说,大明不仅带来了新的钱币,还要教他们的孩子读书识字,这是前所未有的事。"
在北溟省,通往北海道的道路已经修通一段。何腾蛟站在新修的路基上,对宋一鹤说:"等这条路修通,北溟的毛皮、木材就能运出来了。到时候,咱们的债券投资者都能获得丰厚回报。"
宋一鹤拨弄着算盘,脸上露出笑容:"根据测算,五年内不仅能还清本息,还能为省库创造大量收入。"
在南溟省,各个岛屿的银行分行陆续开业。陈必谦对汪乔年说:"看来金融手段确实能促进稳定。各岛有了银行,商贸往来更方便,百姓生活也改善了。"
汪乔年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下官修订的《刑名条例》也推行顺利。有了银行交易记录,查办案件容易多了。"
这一日,林墨白站在定海府的帝国银行大楼顶层,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陆梦龙和郑芝龙站在他身边。
"短短两个月,东瀛就焕然一新。"陆梦龙感慨道,"宝钞流通,道路修建,书院兴起,这一切都离不开林行长的金融支持。"
郑芝龙大笑:"何止!现在我的水师发饷、采购物资,全都使用宝钞,不知省了多少麻烦!"
林墨白微笑道:"这只是开始。等铁路修通,工厂建起,东瀛将会成为大明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到时候,这里出产的商品将销往全世界,为大明带来无穷财富。"
海风吹拂,定海府的灯火与星空连成一片。这座新生之城,正见证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启。大明的龙旗在城头飘扬,宝钞在市场中流通,书院里传来朗朗书声,工地上响起劳动号子。
一切,都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