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立刻上前一步,深吸一口气,运足中气,展开了手中那道明黄耀眼的卷轴。他声音本就洪亮,此刻更是字字如钟,清晰地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辽国公卢象升、海军提督俞咨皋等奏报,东征大军,仰赖天威,将士用命,已于天启十五年八月初一,登临倭国富士山巅,立碑礼成,碑文曰‘日月所照,皆为汉土’,宣威异域,群夷慑服!”
哗——!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这功绩被正式宣读出来时,殿内仍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文官们捻须颔首,目露精光;武将们更是激动得拳头紧握,仿佛立碑的是他们自己。
王承恩声音陡然再拔高一分,带着铿锵杀伐之气:“又报,海军提督俞咨皋,奉旨进击,于八月初十兵临倭都京都(诏称东京),十一日,斩首倭寇浪人三千于城南,筑七层‘镇倭塔’,以逆酋德川家光之首级永镇塔下!塔碑铭文‘马踏东京,镇倭于此’,倭人观之,股栗不敢仰视!东瀛战事,至此功成!”
“好——!”
“壮哉!壮哉!”
“陛下圣武!大明万胜!”
这一刻,什么朝仪规矩都被抛到了脑后,巨大的欢呼声如同火山喷发,直冲殿宇穹顶!
多年的边患,沿海的荼毒,以及更深层次源自历史记忆的隐忧,仿佛都随着这“立碑”、“筑塔”的捷报烟消云散。不少老臣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互相搀扶着才能站稳。
朱由校(朱啸)面带笑意,看着这沸腾的场面,心中亦是波澜起伏。他缓缓抬起手,虚按一下。
沸腾的声浪迅速平息下来,但每一双眼睛都望向御座上的皇帝。
待大殿重新安静,天启皇帝朗声道,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此乃我大明铁律,亦是朕统御天下之基石!今日,朕便在这皇极殿,当着众卿之面,论功行赏,以酬我大明将士血战之功,以彰我大明赏罚分明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