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西夷传书

他顿了顿,翻到后面一些章节,压低声音,“以及一些他们正在积极探索的、堪称神奇的‘格物’新知。比如,您来时应已见识过的那种无需风帆、凭借火力驱动、喷吐黑烟白汽的‘钢铁长龙’(蒸汽机车);还有他们民间已广泛应用的新式蜂窝煤与高效炉具,使得寻常百姓家也能温暖过冬;他们能将粗糙的糖霜提纯为雪白的白糖,能将海盐或矿盐加工成毫无杂味的精细盐;他们的蚕丝布匹柔软光滑如流水,瓷器精美绝伦,堪比珍宝;更有那些来自海外却被他们成功引种、改良的作物,制成的红薯粉、土豆粉丰富了食物种类,还有各种美味的水果,无论是甘甜多汁的苹果、滋味独特的番茄,还是盛夏消暑的西瓜……在这里,许多在欧罗巴只有贵族才能享用的东西,似乎触手可及。”

范·德·桑德的呼吸骤然变得急促起来!作为一名东印度公司的高级商务参赞,他太清楚这份手稿无与伦比的价值了!

这绝非一般的旅行见闻,而是一个关于这个神秘、强大、富庶得超乎想象的东方帝国的、近乎百科全书式的终极情报宝库!

其内容之详实、观察之深入、涉猎之广泛,远远超过任何商队道听途说的零碎消息,也远超以往任何欧洲传教士或冒险家的记录。

这里面记载的,不仅仅是风土人情,更是这个帝国的筋骨与脉搏!若能安全带回欧洲,必将引发轩然大波,震动各国王室、教会、学术界和商界,对于荷兰乃至整个欧洲重新评估世界格局、制定远东战略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父!您……您为何要将如此珍贵、堪称无价之宝的手稿托付于我?”范·德·桑德的声音因激动和难以置信而微微颤抖,他下意识地环顾四周,仿佛担心隔墙有耳。

张德安脸上露出恳切而略带萧索的神情:“我年事渐高,自知根本无法再远涉重洋回国。荷兰与葡萄牙虽在东方有利益纷争,但终究同是欧罗巴的子民,共享着基督的荣光。面对这样一个深邃如海、且在不断革新的古老文明,我们之间的竞争显得如此渺小。我将这毕生心血托付于您,恳请您务必将其安全带回欧洲,设法寻找机会出版流传,让我们的故乡真正认识这个伟大的、正在经历前所未有之巨变的文明。这,远比一时的商业竞争与教派分歧更为重要!这关乎我们整个欧罗巴对世界的认知,关乎未来!”

范·德·桑德深吸一口气,强压住心中的狂喜,双手如同接过圣物般,郑重地接过那沉甸甸的手稿。

他立刻意识到,这份手稿或许能成为他抵消签订屈辱条约之过的最大功绩,甚至可能是他未来安身立命、东山再起的护身符!“神父!我以我的名誉与对上帝的信仰向您起誓!”他压低声音,语气无比坚定,“只要我范·德·桑德能有一口气安全返回欧洲,必倾尽所能,哪怕散尽家财,也要让您的智慧结晶问世,让它照亮蒙昧的欧罗巴,让世人知晓东方的真实面貌!”

送走张德安后,范·德·桑德怀着一种混合着罪恶感与巨大兴奋的心情,小心翼翼地用防水油布将手稿层层包裹,藏入行李箱最隐秘的夹层之中。

原本被绝望笼罩的灰暗心情,因为这份“天降之宝”注入了一股强烈的希望之光。他归心似箭,不仅要回去面对总督的诘难,更要尽快将这份足以改变欧洲对东方看法的惊世之作带回阿姆斯特丹!

紫禁城,乾清宫暖阁

几乎就在范·德·桑德将手稿藏好的同时,一份密报已经通过特殊渠道,呈送到了天启皇帝朱由校的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