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太后闻言,微微一愣。她想起之前宗训跑出宫时,似乎也提到过在城外看到过奇怪的船只,当时她只当是孩子的胡言乱语,如今看来,或许确有其事。
“不明舰队?”符太后皱了皱眉,“可有打探到其身份?是盟军的舰队,还是其他势力?”
“回太后,暂时还不清楚。”范质道,“沿海守军派了少量舰艇远远观望,那支舰队在击败日军后,便径直驶向了东海方向,没有与我方守军接触,也没有留下任何标识。不过据守军禀报,那支舰队的舰体样式和炮火威力,都远超当前各国的舰队水平,不像是任何已知的势力。”
符太后陷入了沉思。这支不明舰队的出现,无疑给当前复杂的局势又增添了变数。若是友军,自然是好事,或许能成为后周抗击外敌的助力;可若是敌人,那对后周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北境的战事,这支不明舰队暂时先按兵不动,继续监视打探其动向。 符太后打定主意,对范质道:“传令沿海守军,继续监视那支不明舰队的动向,切勿贸然与其接触,一旦有新的消息,立刻上报。当前首要任务,还是北境的防务,绝不能让辽汉联军有机可乘。”
“臣遵旨。”范质再次领命,随即躬身退下,前往处理各项事务。
符太后独自站在偏殿里,望着窗外渐渐阴沉的天空,心中满是忧虑。北境的战事、不明舰队的出现、朝堂的暗流,还有身边需要呵护的外甥,这一切都像一座座大山,压在她的肩头。她知道,作为太后,作为大符皇后的孪生妹妹,作为后周的实际掌权者,她不能退缩,只能迎难而上。
她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襟,转身朝着寝殿走去。宗训还在等着她,她不能让儿子看到她脆弱的一面,她要做儿子最坚强的后盾,就像当年姐姐还在时,姐妹二人互相扶持那样,守护着后周的江山和子民。
回到寝殿时,柴宗训正靠在床头,眼神怔怔地望着窗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听到脚步声,他立刻转过头,看到符太后进来,连忙问道:“姨母,北境的消息怎么样了?慕容姐姐她们没事吧?”
符太后走到床边坐下,摸了摸儿子的头,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没事,北境一切安好。范大人已经安排好了增援,粮草和军械也会很快运过去,慕容姐姐她们会平安回来的。”
她没有告诉儿子辽汉联军的事情,也没有说女辅营的困境,她不想让这些沉重的压力过早地压在儿子身上。她只想让他能安心养病,好好长大,等他羽翼丰满之日,再将这江山社稷交到他的手中,完成姐姐的遗愿。
柴宗训看着姨母的眼睛,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却没有再追问。他知道姨母是为了他好,不想让他担心。他伸出小手,握住姨母的手,轻声道:“姨母,等我病好了,我要好好学兵法,好好练武艺,将来我要和慕容姐姐她们一起,守卫北境,保护后周的百姓,不让你再为我担心,也不让亲娘和三个哥哥的在天之灵失望。”
符太后看着儿子眼中的坚定,心中一阵欣慰。她知道,经过这场高烧和梦境,经过刚才的对话,姐姐的孩子真的长大了,已经开始懂得肩负责任,懂得为他人着想了。
她握紧儿子的手,眼中满是期许:“好,姨母等着那一天。姨母相信,我的宗训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顶天立地的明君,会守护好后周的每一寸土地,会让百姓们都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不辜负我和你亲娘这对孪生姐妹的期盼。”
柴宗训重重地点点头,心中暗暗发誓。他知道,这条路注定不会轻松,北境的战火、朝堂的风雨、未知的挑战,都在前方等着他。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有姨母的疼爱与支持,有亲娘和三个哥哥的在天之灵庇佑,有太祖爷爷和世宗爹爹的指引,还有心中那份守护后周、守护百姓的初心。
寝殿外,风渐渐大了起来,吹动着窗棂上的珠帘,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远处的天际,乌云渐渐汇聚,似乎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但在这小小的寝殿里,姨母与外甥紧紧相依,心中却充满了温暖与力量。
柴宗训靠在姨母的怀里,听着她温柔的话语,感受着她掌心的温度,渐渐闭上了眼睛。他知道,等他再次醒来,他会以全新的姿态面对一切,会朝着成为明君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定前行。
就在柴宗训熟睡之际,一道神秘的光芒突然从窗外射进寝殿,在屋内形成一个奇异的光圈。光圈中缓缓走出一位身着古装、仙风道骨的老者。符太后警觉地站起身,护在柴宗训身前,质问道:“你是何人,为何擅闯此地?”老者微微一笑,说道:“太后莫慌,我乃是受太祖与世宗之托,前来助陛下一臂之力。北境战事吃紧,辽汉联军来势汹汹,陛下虽有守护之心,但眼下实力尚弱。我此番带来一本兵书与一套功法,可助陛下快速成长。”
说罢,老者手中出现一本散发着金色光芒的兵书和一本闪烁着蓝光的功法。他将两本书递给柴宗训,柴宗训在睡梦中似有所感,伸手接过。老者留下一句“望陛下早日成长,守护后周”,便化作一道光消失了。符太后看着手中的书,心中既惊喜又担忧,她知道,柴宗训的成长之路,从此将会更加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