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耶律观音和延寿:可汗,你知道这个麦穗在后周人眼里是什么

她顿了顿,声音放得更轻,却字字清晰:“您想想,从我们记事起,可汗每次南下征战,可曾想过百姓的想法?您每次打下来的城池,那些百姓是如何处置的?”

殿内的乐声不知何时停了。符太后放下茶盏,目光落在耶律璟微沉的脸上。几个老农也停下了推演,悄悄往这边瞥着。

耶律璟沉默地看着两个女儿。观音女的眼神里有《论语》的温厚,延寿女的眼睛里有麦田的纯粹,她们手中的麦穗金黄璀璨,像两簇烧得正旺的火苗,燎得他心头一热。

他想起多年前征伐后晋,攻克洛阳时,城门口的百姓举着白旗,眼里不是敬畏,是麻木;想起草原上因战马不足,牧民不得不杀了耕牛充数,妻子抱着饿死的孩子哭到失声;甚至想起方才在御花园看见的——后周老农教辽人捆麦秆时,粗糙的手掌拍在对方肩上,那是不带丝毫防备的信任。

“你们觉得,不打仗,契丹的铁骑就没用了?”耶律璟的声音有些沙哑,他从不会在女儿面前流露这样的情绪。

“有用!”耶律延寿女立刻大声说,把麦穗往他怀里塞,“可以用来护着麦田!护着种稻子的地!父汗你看,后周的禁军都在帮着收麦子,他们的刀枪是用来赶麻雀的!”

耶律观音女轻轻拉了拉妹妹的衣袖,转向耶律璟,语气恳切:“可汗,契丹的铁骑是草原的骄傲,但不是只有征战才能证明它的价值。就像这麦穗,它能结出粮食,能让百姓吃饱,能让孩子不用再跟着军队颠沛流离……这难道不是比占领一座空城更有意义的事吗?”

她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正是白日里在沙盘上推演的辽地水利图:“您看,若把后周的灌溉技术引到上京,再将‘占城稻’和这麦种在草原推广,不出三年,契丹的粮仓也能堆得像汴梁一样高。到那时,您的铁骑可以护着商队去互市,可以帮着部落抵御天灾,百姓只会更敬您、爱您。”

符太后在一旁轻声补充:“本宫与先帝当年定下盟约,所求的不也是这般光景?辽地的皮毛、药材,后周的粮食、绢帛,互通有无,岂不比刀兵相向强上百倍?”

耶律璟的手指反复摩挲着那截麦穗,麦壳的纹路硌得他掌心发痒。殿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他起身走到窗边,看见柴宗训正把一顶用麦秆编的王冠戴在耶律延寿女头上,两个孩子叉着腰,对着夕阳下的麦田大喊:“我们是麦田之王!要让所有麦子都长得比人高!”

远处的田埂上,辽地老农正和后周农夫并肩坐在田垄上,就着麦饼喝着米酒,聊的是“如何让稻子在草原过冬”,而非“哪边的弯刀更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