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柴宗训放下狼毫笔:这样行不,你们爹投降后。安排去戍边

“皇后?”赵玉娥和赵玉燕都愣住了,像是没听清他的话。她们原以为柴宗训最多会让她们做个妃子,却没想到他会许下“皇后”的承诺——而且还是“正牌的”。

柴宗训看着她们惊讶的模样,嘴角露出一丝浅浅的笑意:“我知道你们可能不信,可我说到做到。”他想起去年深秋在殿寝宫里的场景,桂花糕的甜香仿佛还在鼻尖萦绕,“当年在汴梁,我跟你们说要娶你们做妃子,现在我想改改——我要娶你们做皇后。至于延寿女,”他顿了顿,声音里多了几分无奈,“她是辽主的女儿,我不能失信于辽人,所以也会册封她为皇后,不过你们放心,我心里有数,不会让你们受委屈。”

赵玉燕的眼泪掉了下来,却不是因为难过,而是因为激动。她拉着赵玉娥的手,声音带着哭腔:“姐姐,你听到了吗?殿下说要册封我们为皇后!我们以后能和爹团聚,还能做皇后!”

赵玉娥却没有妹妹那么激动。她看着柴宗训,眼神里带着一丝疑惑:“殿下,您为什么要对我们这么好?我们是‘乱臣贼子’的女儿,您这么做,不怕被太后和大臣们反对吗?”

小主,

柴宗训看着她,沉默了片刻,才轻声道:“因为我记得,去年冬天我生病的时候,是你冒着雪去宫里给我送药;我被赵将军软禁在东宫的时候,是燕儿偷偷给我送点心,跟我说‘殿下别害怕’。”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沙哑,“我虽然小,可我知道谁对我好。赵将军虽然夺了后周的江山,可你们姐妹俩,从来没有害过我。”

他转过身,走到案几前,拿起那支狼毫笔,在素笺上写下“赵玉娥”“赵玉燕”三个名字,又在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皇冠:“我知道现在说这些,你们可能觉得不真实。可我向你们保证,只要你们相信我,等我长大,一定兑现承诺。现在你们要做的,就是安心待在营里,等攻城结束,我会先送你们去镇州,那里有我娘安排的人,能照顾你们。等我把朝堂的事理顺了,就接你们回汴梁。”

赵玉娥看着素笺上的名字和皇冠,心里一阵纠结。她知道柴宗训说的是真心话,可她也知道,这份承诺要实现,太难了。符太后不会同意,大臣们不会同意,辽人也不会同意。而且还有十二年,十二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柴宗训会不会变心,谁也说不准。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内侍的声音:“殿下,太后派人来了,说有要事跟您商议。”

柴宗训皱了皱眉,对姐妹俩道:“你们先回偏帐吧,这件事你们好好想想,想好了再告诉我。”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还有件事要跟你们说,我下个月初就要过生日了,生日一过,就满八岁了。这几个月跟着先生读书,认识了不少字,以后我就能自己批奏折,自己做决定了。”

赵玉娥和赵玉燕对着柴宗训行了一礼,转身走出了主营帐。刚走出帐门,就看到一位穿着宫装的女子正往帐内走,那是符太后身边的女官,脸色严肃,显然是有重要的事。

回到偏帐,赵玉燕还沉浸在激动中,拉着赵玉娥的手不停地说:“姐姐,我们就相信殿下吧!他都答应册封我们为皇后了,还会骗我们吗?等爹去了代州,我们去镇州,以后再回汴梁,一家就能团聚了!”

赵玉娥却坐在草席上,一言不发。她想起柴宗训提到的韩通和王彦升——这两个人都是后周的老将,当年爹在陈桥驿起兵时,韩通曾试图反抗,却被王彦升杀死。可柴宗训却说韩通消失了,王彦升也不知道去哪了,符太后还没有说。这里面肯定有问题,说不定是符太后故意隐瞒了什么。

“燕儿,你别太高兴了。”赵玉娥轻声道,“柴宗训虽然许下了承诺,可他现在还小,很多事都做不了主。符太后和符彦卿不会同意他这么做的,辽人也不会同意。而且韩通和王彦升的事,殿下说得含糊不清,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赵玉燕的笑容渐渐消失了,她看着姐姐,小声道:“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难道要拒绝殿下吗?”

“不,我们不能拒绝。”赵玉娥摇了摇头,“现在我们没有别的选择。若是拒绝了殿下,不仅爹的性命难保,我们也会有危险。我们只能先答应他,走一步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