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符太后听完两人的叙述,又看了看被押进来的黑衣人,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她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慢悠悠地说:“此事确实蹊跷。石将军的亲兵佩刀,怎么会出现在刺杀高将军的人身上?莫非是有人故意挑拨你们的关系?”
石守信立刻点头:“太后明鉴!定是有人想挑拨我和高将军的关系,好趁机扰乱汴京的防务!”
高怀德也附和道:“太后说得有理。汴京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若我们两人反目,只会让敌人有机可乘。”
符太后放下茶杯,目光落在黑衣人身上:“你且如实招来,是谁派你来的?若你肯说实话,我可饶你不死。”
黑衣人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犹豫,随即又低下头,一言不发。符太后冷笑一声,对李谦说:“看来此人是不肯招了。你把他押下去,好好审问,务必查出幕后主使。”
李谦躬身领命,让人将黑衣人押了下去。御书房内只剩下符太后、石守信和高怀德三人,气氛一时有些凝重。符太后看着两人,缓缓说道:“你们两人都是汴京的栋梁,若是因为这点小事反目,岂不是让赵匡胤看了笑话?今日之事,我暂且不追究,但若再有人在暗中挑拨,休怪我不念旧情。”
石守信和高怀德连忙躬身行礼:“臣等遵旨。”
“你们下去吧,好好整顿军营,别再让流言影响了军心。”符太后挥了挥手,示意两人退下。
两人退出御书房后,符太后立刻叫来李谦:“黑衣人招了吗?”
李谦躬身回话:“回太后,那黑衣人嘴硬得很,无论怎么审问都不肯开口。不过臣在他身上搜出了一枚令牌,上面刻着‘赵’字,想来是赵匡胤的人。”
符太后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赵匡胤倒是打得好算盘,想借我的手除掉石守信和高怀德,可惜他低估了我。你去告诉石守信,就说黑衣人招认了,是高怀德暗中勾结赵匡胤,想借刺杀之名除掉他。再去告诉高怀德,就说黑衣人招认了,是石守信受了赵匡胤的指使,想趁机夺权。”
李谦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太后英明!这样一来,石守信和高怀德定会彻底反目,汴京的局势就会大乱,赵匡胤也会以为他的计谋得逞了。”
“嗯。”符太后点头,“你尽快去办,务必让他们两人在三日内动手。另外,再给郭崇传个消息,让他在缑氏山设伏,等宋军再次进攻时,一举将他们歼灭,彻底打通粮道。”
李谦躬身领命,转身往殿外走去。符太后看着舆图上洛阳和汴京的位置,手指在两地之间轻轻划过——这场棋局,她已经布了这么久,是时候该收网了。
缑氏山的山道上,郭崇正指挥士兵加固防御工事。昨夜宋军烧了粮仓后,他便知道宋军不会善罢甘休,于是连夜让人在山道两侧挖了陷阱,又在谷口布置了拒马,只等宋军来犯。
“将军,洛阳城派来的锐卒到了。”一名侍卫匆匆跑来,指着山道入口的方向。
郭崇抬头望去,只见两百名锐卒正列队走来,为首的将领手中拿着一枚刻着“符”字的令牌——这是符太后派来的援兵。他松了口气,迎上前去:“辛苦各位了,快随我去布置防御。”
将领躬身行礼:“将军客气了。太后有旨,让我们听凭将军调遣,务必守住粮道。”
郭崇点头,领着将领往山道深处走去。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知道,宋军很快就会来犯,这场战斗,不仅关乎粮道的安全,更关乎洛阳的存亡。
而汴京的高怀德军营内,高怀德正看着李谦送来的密信,脸色铁青。密信上写着,黑衣人招认了,是石守信受了赵匡胤的指使,想借刺杀之名除掉他,再趁机夺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石守信!你竟敢勾结赵匡胤,背叛后周!”高怀德猛地将密信摔在地上,手按在腰间的剑柄上,眼中满是怒火。他想起昨日石守信在营门口堵他的情景,又想起昨夜黑衣人刺杀他的场景,心中越发觉得李谦的话可信。
“将军,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一名侍卫上前问道。
高怀德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传我命令,全军戒备,明日一早,我要亲自去石守信的军营讨个说法!若是他不肯认罪,我便将他拿下,交给太后处置!”
侍卫躬身领命,转身往营外走去。高怀德看着窗外的夜色,心中暗暗发誓——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他都要保住汴京,保住后周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