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邯郸市井寻墨踪,木鸢一转识故人

项尘低头看了看手里的墨玉,心里稍微松了口气。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劲:“那他们抓工匠,难道不是为了破解墨锁?”

“他们可能不知道有墨锁。”老者解释道,“当年修密道的时候,墨锁是我和苏师兄亲手装的,除了我们俩,没第三个人知道。逆时盟的人只知道有密道,却不知道还有墨锁这道关。不过……”他话锋一转,眼神又变得凝重,“他们要是找不到墨锁的破解方法,说不定会对抓来的工匠下手。那些工匠都是普通老百姓,哪禁得住他们折腾?”

项尘想起今天在村里遇到的老头,他儿子就是丛台的守卫,要是工匠里也有这样的人,他们的家人该多着急?他攥紧了拳头:“老人家,您知道逆时盟把工匠关在哪里吗?我们能不能先把工匠救出来?”

老者叹了口气:“不知道。逆时盟的据点藏得很隐蔽,我们墨门的人找了半个月,都没找到线索。不过……”他抬头看了看天色,“今晚我们墨门有个集会,在城外的破庙里,到时候我把你的事跟其他师兄说,大家一起想办法。现在最重要的是先带你去我家,把你的样子改改,免得被街上的兵卒认出来。”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出了小巷,来到一条更窄的胡同里。胡同尽头有个小小的院子,院门上挂着个破旧的竹帘,竹帘上还挂着几个晒干的葫芦。老者掀开门帘,回头对项尘说:“进来吧,这是我的住处,安全。”

小主,

项尘跟着他进了院子,院子不大,角落里堆着些木头和工具,靠墙的地方有个水车模型,水流从模型顶部的槽里流下来,带动水车转动,还能把水抽到旁边的小桶里——显然是墨家的机关术。

“你先坐会儿,我去给你找件衣服。”老者说完,就进了屋里。

项尘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那个水车模型,又想起了苏先生。先生当年也做过类似的水车,还说要教他做“能运粮的木牛流马”,可还没等教,先生就走了。他摸了摸怀里的墨玉,心里暗暗发誓:这次一定要找到逆时盟的据点,救出工匠,也找到先生的下落,不管先生在哪里,他都要把先生找回来。

没过多久,老者从屋里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套粗布衣服和一顶斗笠:“这是我儿子的衣服,他跟你差不多高,你换上吧。再把斗笠戴上,遮住脸,街上的兵卒就认不出你了。”

项尘接过衣服,走进屋里换了。衣服虽然有点大,但穿在身上还算合身。他戴上斗笠,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下巴。

老者看着他,点了点头:“这样就好多了。今晚的集会定在三更天,我们得晚点出发,免得被人盯上。现在还早,我去给你煮点粥,你也饿了吧?”

项尘确实饿了,从早上到现在,只吃了两个干饼。他感激地说:“多谢老人家,麻烦您了。”

老者笑了笑:“客气什么?你是苏师兄的徒弟,就是我们墨门的自己人。当年苏师兄救过我的命,现在帮他的徒弟,是应该的。”

他转身进了厨房,不一会儿,厨房里就传来了柴火燃烧的声音和粥的香气。项尘坐在院子里,听着厨房里的动静,心里忽然觉得暖暖的。在这陌生的邯郸城里,在这危机四伏的环境里,他终于找到了可以信任的人,找到了对抗逆时盟的希望。

只是他不知道,此刻的邯郸城外,一队黑衣人正骑着马朝着城门口赶来,为首的人手里拿着一张画像,画像上的人,正是没换衣服前的项尘。而丛台里,一盏盏灯笼被点亮,赵王正坐在宫殿里,对着满朝文武发脾气,因为他收到消息,逆时盟的人今晚可能要对丛台下手了。

夜色越来越浓,邯郸城像一头沉睡的巨兽,而潜伏在暗处的危机,正悄然逼近。项尘喝着老者煮的热粥,心里清楚,接下来的路,只会更难走。但他没有退缩——为了苏先生,为了那些被抓的工匠,为了赵国的百姓,他必须走下去,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