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命运

密统帝国 陛尊居士 7293 字 21天前

突安看着卡隆,眼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卡隆的转变,不仅仅是个人态度的改变,更代表着贵族阶层对跨文明合作的态度开始松动 —— 这为后续的引擎研发扫清了重要的障碍,也为蓝顿星与地球文明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好,那我们就正式成立‘跨星技术协作小组’,由你和王侃侃博士共同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包括地球的量子科学家、蓝顿星的星能技术专家,以及基因研究团队。你们需要任何资源,无论是星能素、实验设备,还是星际通讯权限,都可以直接向我申请,我会全力支持。”

5. 隐忍的新诠释:从基因执念到文明共生

当晚,夜幕笼罩了蓝顿星,两颗恒星分别位于星球的东西两侧,如同宇宙中两颗永恒的灯塔。西侧的 “橙阳星” 散发着温暖的橙光,将天空染成橘红色,光线透过大气层,在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东侧的 “蓝晶星” 释放着清冷的蓝光,让夜空呈现出静谧的淡蓝色,星光洒在蓝顿星的海洋上,泛起粼粼的波光,如同无数颗碎钻在闪烁。

突安独自站在宫殿顶层的 “星象观测台” 上,这座观测台是星耀大帝时期建造的,距今已有 800 年历史,台面由透明的 “星晶玻璃” 制成,这种玻璃能透过 99% 的星光,站在上面,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中。脚下,就是繁华的蓝顿星都城 —— 城市中,蓝白色的建筑错落有致,屋顶大多设计成弧形,模仿星舰的外形;街道上,星能驱动的悬浮车平稳行驶,车灯如同流动的星辰,在夜色中划出一道道光轨;城市中心的 “星能塔” 高高耸立,塔顶的蓝藻晶发出耀眼的蓝光,为整个城市提供着持续的能量。

突安手中握着一枚 “星轨纪念币”,这是他 18 岁登基时,皇室长老赠予他的礼物。纪念币直径 5 厘米,由纯蓝晶打造,质地坚硬而温润,表面经过特殊的抛光处理,能反射出星光的光芒。正面刻着星耀大帝的头像,大帝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在注视着蓝顿星的未来;背面是蓝顿星与绿晶星的星轨图,两条星轨在宇宙中交汇,形成一个完美的圆形,象征着两个文明的和谐共生;边缘则刻着一行古老的蓝顿星文字,翻译成地球语言就是:“隐忍不是退缩,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他轻轻摩挲着纪念币上的文字,指尖能感受到文字边缘的细微凸起,每一个字符都仿佛在诉说着星耀大帝当年的抉择 —— 面对贵族的反对,面对文明的危机,他选择隐忍,选择包容,最终带领蓝顿星走向辉煌。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这一天的经历:清晨时,他还在为 “跨星子嗣” 的执念烦恼,甚至想过用强制手段让地球女性接受基因融合;上午,王侃侃博士用科学数据打破了他的幻想,让他认清基因壁垒的现实;中午,与卡隆的激烈争执,让他更加坚定了推动跨星技术合作的决心;下午,量子 - 星能融合实验的成功,以及文明传承馆中对星耀大帝智慧的感悟,让他彻底明白 “隐忍” 的真正含义;傍晚,成立跨星技术协作小组,为两个文明的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一天的每一个片段,都像一颗拼图,逐渐拼凑出 “帝国的隐忍” 的完整图景 —— 所谓的 “隐忍”,不是懦弱的妥协,不是盲目的坚持,而是在认清现实后,以长远的眼光做出最有利于文明发展的选择,是暂时放下个人的执念与偏见,为了更宏大的目标积蓄力量。

“陛下。”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王侃侃拿着一份纸质的 “引擎研发进度表” 走来。纸质表格在蓝顿星是极为珍贵的物品,因为蓝顿星的树木资源稀缺,纸张的制作成本是地球的 100 倍,只有重要的文件才会采用这种形式。表格上的文字是用地球特有的 “墨汁” 书写的,墨汁中添加了少量的荧光粉,在蓝顿星的蓝光下能呈现出淡淡的绿色,与蓝顿星常用的蓝藻晶粉末书写的文字形成鲜明对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我和卡隆大人初步拟定的研发进度表,上面详细记录了接下来三个月的工作安排,每一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分工、所需资源都标注得很清楚。” 王侃侃将表格递到突安手中,手指微微弯曲 —— 这是地球人表达尊重的细微动作。

突安接过进度表,指尖触碰到纸张粗糙的质感,这种感觉与蓝顿星光滑的水晶文档截然不同,却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踏实。他仔细翻阅起来:

第一周(基础准备阶段):整理星耀大帝基因样本的基础数据,包括基因序列长度、碱基对数量、显性基因特征等,建立完善的基因序列数据库;同时,对量子纠缠模块进行性能测试,确保其稳定运行时间能达到 72 小时以上。

第二至四周(基因破解阶段):组建基因研究团队,通过米凡博士提供的 “跨星基因序列破解指南”,结合蓝顿星的基因编辑技术,尝试提取光合基因中的 “能量吸收序列”;若遇到序列残缺问题,将采用 “米凡大科学思维” 中的 “跨维度补全算法” 进行修复。

第五至八周(模块优化阶段):根据提取的能量吸收序列,设计 “基因编码芯片”,并将芯片集成到量子纠缠模块中;同时,改造蓝顿星的星能素转化装置,增加暗能量吸收接口,使其能与量子模块无缝对接。

第九至十二周(系统测试阶段):构建 “量子 - 光合 - 星能” 三重融合系统的原型机,进行模拟测试,重点监测星能转化率、暗能量吸收效率、系统稳定性等关键指标;根据测试结果调整参数,确保系统能满足星舰引擎的实际需求。

每一项任务后,都清晰标注着地球与蓝顿星科学家的分工:地球科学家负责量子技术研发、基因破解算法设计、数据模型构建;蓝顿星科学家负责星能素转化装置改造、基因样本提取、实验设备调试;双方共同参与系统集成与测试,确保技术融合的兼容性。

“米凡博士已经通过星际通讯,传来了‘跨星基因序列破解指南’的完整版,” 王侃侃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他在通讯中说,这次的合作是对‘大科学思维’的最好实践 —— 不同文明的知识体系,就像宇宙中不同的星轨,看似毫无关联,实则在底层逻辑上相互呼应,比如地球的量子物理与蓝顿星的星能理论,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地球的基因编辑技术与蓝顿星的血统传承研究,都基于‘基因决定性状’的核心原理。这些共性,就是不同文明知识体系的交汇点,只要找到这些点,就能用协作的力量,绘制出属于两个文明的‘技术星系图’,创造出超越单一文明的技术成果。”

突安合上进度表,指尖轻轻拂过表格上那些熟悉或陌生的名字 —— 地球科学家的名字大多简短,如 “李华”“张伟”,带着地球语言的简洁韵律;蓝顿星科学家的名字则较长,如 “卡隆?双星”“莉娅?蓝晶”,每个名字都包含着家族的印记,体现着蓝顿星的文化传统。这些名字来自不同的文明,有着不同的基因,说着不同的语言,甚至有着截然不同的生理特征,却因为同一个目标 —— 研发出更先进的星舰引擎,让两个文明在宇宙中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 而走到一起,成为并肩作战的合作伙伴。

他突然明白,自己之前执着于 “跨星子嗣”,其实是对 “文明延续” 的一种狭隘理解。他一直以为,只有通过血统的传承,将蓝顿星的基因传递下去,才能让文明的火种延续;却忽略了思想与技术的力量 —— 血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稀释,会因为战争、疾病等灾难而断裂;而先进的技术、包容的思想,却能跨越时空的限制,在不同的文明之间传递、发展、创新,成为文明延续的真正纽带。

而 “隐忍”,也不是放弃自己的坚持,委曲求全,而是在认清现实后,暂时放下眼前的偏见与执念,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他人的优势,在协作中积蓄力量,最终实现共同的超越。就像星耀大帝当年隐忍贵族的反对,接纳绿晶星的光合基因,最终开创了 “双星共治” 的辉煌时代;现在,他也要隐忍部分贵族的质疑,接纳地球的量子技术,为蓝顿星开启新的星际篇章。

“明天,我们就召开‘跨星技术协作发布会’,” 突安的声音在空旷的观测台中回荡,与两颗恒星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庄严而充满希望的氛围,“让所有蓝顿人都通过星际直播看到这次发布会,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帝国不是靠血统支撑的,而是靠每一个文明的智慧,靠每一次勇敢的尝试,靠在隐忍中坚守的信念,靠在协作中凝聚的力量,共同构建的未来。”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遥远的宇宙,仿佛能看到地球的身影:“我要让他们看到,与地球的合作,不是对传统的背叛,而是对星耀大帝‘包容创新’精神的传承,是蓝顿星文明走向新辉煌的开始。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共生共荣’的理念,未来的蓝顿星,不仅能拥有更强大的星际力量,还能成为宇宙中跨文明合作的典范,吸引更多像地球这样的文明,共同构建一个和平、繁荣的星际联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侃侃用力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目光望向窗外的星空 —— 那里,蓝顿星的两颗恒星依旧在缓慢旋转,散发着永恒的光芒;地球所在的太阳系虽然距离遥远,却能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到微弱的光芒,如同宇宙中一颗不起眼却充满活力的星辰;还有更多未知的星球,如同散落在宇宙中的珍珠,等待着被发现、被探索、被赋予新的意义。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星舰能搭载着地球与蓝顿星的科学家,一起穿越星际尘埃,抵达那些未知的星球,” 王侃侃的声音中充满了憧憬,“我们会在那里建立跨星研究基地,共同探索宇宙的奥秘;会将地球的‘碳循环技术’带到资源枯竭的星球,帮助当地文明恢复生态;会将蓝顿星的‘星能技术’分享给需要的文明,让宇宙中的每一个生命都能享受到先进技术带来的便利。到那时,‘帝国的隐忍’将不再是蓝顿星独自的坚守,而是所有宇宙文明共同的信念。”

观测台的灯光柔和地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透明的星晶玻璃上,与脚下城市的灯光、头顶璀璨的星空融为一体,形成一幅跨越文明、连接宇宙的美丽画面。进度表上的文字在灯光下清晰可见,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希望的种子,被播撒在宇宙的土壤中,预示着两个文明在隐忍中走向共生的美好未来。

在宇宙的宏大尺度下,文明的存续从来不是靠征服与排斥,不是靠血统的纯净与优越,而是靠包容与协作,靠在困境中隐忍的坚持,靠在创新中勇敢的突破。当不同的文明放下偏见,携手同行,就能在宇宙的舞台上,书写出属于所有生命的辉煌篇章 —— 这篇章,将跨越时空,成为宇宙中永恒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