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政务院总理、各部部长、各地区行政长官、以及所有“基石”计划的高级专员——这些在根据地内家喻户晓、被视为中流砥柱的领导人。
纷纷通过官方通告或个人终端动态,实名公开了自己认购大量“远征债券”的信息和电子凭证截图,金额均属前列。
政务院总理更是在黄金时段的广播中发表了简短而有力的讲话:“支持根据地的建设,就是投资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的未来!我对林禹将军的领袖力量充满信心。”
“对远征系统的保障能力毫无保留地信任,对我们军队战无不胜的前景深信不疑!”
“购买债券,是我个人对这份信心最直接、最实在的表达!这不仅仅是一笔投资,更是我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紧接着,各级官员、系统内的公职人员及其家属、特派专员,构成了第二批踊跃认购的主力军。
他们或是深受林禹拯救之恩,或是对运征系统的强大有最切身的体会,他们的行动,在基层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
尤其是那些深入群众的专员们,他们往往成为街坊邻里咨询的对象,而他们的回答通常斩钉截铁:“系统规则写得很清楚,担保比旧时代的黄金储备还可靠!”
“在规则之内,利益共享,童叟无欺”
“规则之外,系统铁拳无情,绝无违约可能。”
“买债券,于私利己,于公利国!”
与此同时,宣传部门的机器全面开动,赋予了冷冰冰的金融产品以热血和温度。
不再是干巴巴的政策公告,而是充满了感染力的宣传画、每日定时的广播剧和深入基层的巡回宣讲会。
小主,
苏婉和她的宣传队再次发挥了巨大作用,她们用最朴实的语言,将债券收益与民众的家庭梦想挂钩:“现在投入一百点,三年后连本带利能拿回一百三十点!”
“这笔多出来的钱,可以给娃儿盖间亮堂的新房,可以给家里添置一台省时省力的新农机,可以让你在年老体弱时,多一份稳稳的保障!
“更重要的是,您购买的每一份债券,都在为我们前线的战士送去更多的子弹和坦克,都在为我们的航母舰队加满出征的燃油!您的贡献点,正在实实在在地变成守护您家园的力量!”
更深入、更接地气的基层动员随之展开。
由各地市政府组织,街道办主任、村镇干部、社区积极分子构成的无数宣传小队,开始挨家挨户地进行走访,耐心解释债券的政策细节,展示精美的实体凭证样品,手把手帮助计算预期收益,细致地消除最后的疑虑。
这种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巧妙地将宏大的国家战略与微观的个人家庭规划紧密连接了起来。
最终,林禹的一纸特批命令,成为了点燃公众认购热情的最后一把火:“允许并鼓励全体现役及预备役军人,以其工资、津贴及作战奖励,优先认购远征债券。”
这道命令一下,意味着军队——这座根据地最坚硬、最受信赖的信用基石,也将其巨大的组织信用和个体财力投入其中。
战士们对于林禹和系统的忠诚度最高,他们用自己的血汗钱投票,产生的说服力是任何宣传话语都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