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团长怒不可遏地吼道。他这个军校的优等生,又怎么能理解后勤物资分配的艰难呢?
后勤部门到上级那里都领不到足够的物资,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是汉斯军械师,是王牌师,恐怕根本就不会有人理睬他们。
与此同时,鬼子的侨民自卫队又在派人过来了。
而在沪上的西南面,有一支部队经过了长达三四个月的艰难跋涉,终于在千辛万苦之后,及时赶到了沪上。
这支部队就是没有任何装备的川军团。
这支几万人的庞大队伍,绝大多数战士手中使用的武器竟然只是大刀片子和梭镖枪,也就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红缨枪”。
他们身上的衣服早已破烂不堪,而且还不是正规的军服。脚上的草鞋更是破破烂烂,一路走来,战士们都不知道自己已经穿烂了多少双草鞋。
然而,就在他们刚刚抵达沪上的时候,便立刻接到了第三战区司令部的紧急命令,要求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往沪上北面的庙行镇进行设防。
这样的部队怎么可能抵挡已经是在二战时期,最强武装的倭国陆军。
而在北面几十公里处,倭国部队正缓慢而有条不紊地登陆着。
每一艘登陆艇都小心翼翼地驶向岸边,士兵们则紧张地注视着四周,警惕着可能的敌人袭击。
当前面的部队成功登陆后,他们并没有立刻向内陆猛冲,而是开始谨慎地向前推进了一小段距离。
这并不是因为鬼子们不想迅速占领沪上,而是因为浏河镇虽然是最合适的登陆地点,但这个时期的条件实在是太过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