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服务器”……“系统日志管理员”……“天道”的最终抉择……
空灵的声音回荡在这片由纯粹规则与信息构成的虚空,每一个词汇都如同重锤,敲打在张伟和冰云长老的心头。眼前的景象超越了他们对“世界”认知的极限,那被锁链禁锢的、不断在“存在”与“虚无”间闪烁的“混沌光团”(虚无之核),以及对面那由无数观察视角叠加而成的“观测者”管理员,无不昭示着一个冰冷的事实——他们所处的宇宙,其运行建立在某个他们无法理解的、庞大到极致的“系统”之上。
冰云长老周身冰甲光芒流转,竭力抵抗着这片纯粹规则虚空对自身后天修炼体系的排斥与消解,她看向那“混沌光团”,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师尊……便是以自身道果,强行‘冻结’了此物?”
“观测者”管理员的光影微微波动:“寒髓天尊,以其‘绝对静止’法则,强行将该异常进程(虚无之核)锁定于其循环周期的‘静默相位’,是为‘永恒冰棺’方案。此方案有效延缓了其信息溢出对主系统(天道)的侵蚀,但非永久之计。该异常进程的本质,是在不断尝试进行‘自我编译’与‘系统权限获取’,其核心循环无法被彻底终止。”
张伟强迫自己从这惊人的真相中冷静下来,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如同处理一个关乎存亡的终极项目。他看向“观测者”管理员,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你所说的‘最终抉择’,是什么?我们该怎么做?”
“观测者”管理员的光影中流淌过浩瀚的数据流,三个清晰的选择方案,如同投影般呈现在两人面前:
【方案A:深度冻结(寒髓路线延伸)】
· 内容:以寒髓继承者(冰云)为核心,结合Ω-7(张伟)的混沌调和特性,注入更强大的“绝对静止”规则,尝试将“虚无之核”彻底打入永久的“停机”状态。
· 优点:理论上有望一劳永逸。
· 风险:成功率低于20%,失败则可能导致“虚无之核”提前突破封印,引发瞬时性全局规则崩溃。执行者(冰云)极大概率道化湮灭,Ω-7(张伟)灵魂重创。
· 系统评估:高风险,高不确定性。
【方案B:强制格式化(仲裁机关路线)】
· 内容:引导“虚无之核”进入其循环中的“信息溢出窗口”,利用Ω-7(张伟)的混沌亲和灵魂作为“缓冲载体”,向其注入特制的、蕴含《终极沉寂协议》本源的“格式化”信息流,尝试将其核心逻辑覆盖、清除。
· 优点:若成功,可彻底清除该异常进程。
· 风险:“格式化”信息流本身极具破坏性,Ω-7(张伟)灵魂承受极限未知,极大概率被一同“格式化”。寒髓继承者(冰云)需维持封印稳定,压力巨大。
· 系统评估:成功率约35%,对执行单位损耗极大。
【方案C:引导编译(观测者路线/混沌路线)】
· 内容:同样利用“信息溢出窗口”,但不进行清除,而是由Ω-7(张伟)以其混沌灵魂为引,尝试引导“虚无之核”那混乱的自我编译过程,将其导向一个相对稳定、可控的、甚至可能对主系统(天道)有益的“新进程”。
· 优点:若成功,可能变废为宝,获得一个强大的规则工具。
· 风险:过程极度不可控,成功率无法估算。可能引导出更可怕的怪物,也可能导致Ω-7(张伟)灵魂被“虚无之核”同化吸收。对引导者的规则理解与掌控力要求极高。
· 系统评估:风险与收益并存,变量过多,结果难以预测。
三个方案,三条道路,每一条都通往未知的终点,每一条都伴随着巨大的牺牲。
冰云长老的目光在方案A上停留最久,那是寒髓师尊走过的路,也是牺牲最为直接和惨烈的路。她不怕牺牲,但成功率太低,一旦失败,万劫不复。
张伟则迅速分析着三个方案的“性价比”和“可行性”。方案A太赌,方案B近乎自杀,唯有方案C,虽然风险莫测,但至少保留了一丝“创造”和“掌控”的可能性,更符合他骨子里那种“解决问题而非单纯消灭问题”的项目管理思维。而且,方案C对他这个“混沌变量”的依赖性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