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但宿主回家进度将严重滞后

方案既定,便开始高效运转起来。

诏令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新建立的驿站下发到关中各郡县。

少府和治粟内史衙署的官吏们忙得脚不沾地。萧何带着一群精干文吏,日夜核算着可能涉及的田亩数量和赎买资金,与大秦钱庄紧密对接。

赢粟那边虽然还是一副“国库又要见底”的愁苦表情,但执行起嬴政的命令来却毫不含糊,调拨钱粮、派遣计吏,雷厉风行。

顾念一也没闲着,她得确保自己提出的“技术保障”能跟上。她亲自跑了几趟上林苑和周边的官田,查看冬小麦的长势,督促新农具的打造和分发。

“张禾,这冬小麦越冬是关键,保暖防冻的措施一定要到位!还有这曲辕犁,注意犁铧的角度,关系到入土省力程度……”

顾念一蹲在田埂边,指着绿油油的麦苗和旁边摆着的新农具,对农官张禾反复叮嘱。

“大人放心,下官省得!”张禾如今对顾念一是心悦诚服,干劲十足。

“您看这麦苗长势,比往年的宿麦强了不止一筹!还有这曲辕犁,下官亲自试过了,比之前的直辕犁省力太多,一天能多耕好几分地!百姓们见了,没有不夸的!”

顾念一看着长势良好的麦田和田间地头逐渐多起来的新式农具,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还好,农业大礼包没掉链子。有了更高的产量打底,风险就能小一点。】

这股浪潮不可避免的冲击到朝堂和地方的既得利益者。

以洪栾为首的保守派虽然在大势下暂时沉寂,但私下的小动作却不少。

不是质疑某条细则“于古无征”,就是暗示某些地方豪强可能会“心生怨望”。

朝会上,偶尔还能听到几句不阴不阳的“提醒”。

“陛下,田制改革关乎国本,是否操之过急?万一引起……”

“顾少府所倡新政固然好,然则国库空虚,赎买之资从何而来?若激起民变,又当如何?”

每当这时,嬴政总是安静的听着,偶尔抬眼扫过发言之人,让后面的话自动消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