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王世杰 副总

周四,经过银行审核,深蓝半导体的10亿贷款到账,彻底解决公司资金流紧张的问题。

到了周五,楚千澜没有去上课,而是驾车来到深蓝半导体在南山科技园的办公室。

他抵达时,张振山已在会客室等候,身旁还坐着一位身着浅灰色西装的中年男人,鬓角微白,眼神却锐利如鹰。

“楚总,这位是从台机电过来的王世杰先生。”张振山起身介绍,“王工在晶圆制造领域有十五年经验,主导过三条180nm制程产线的调试。”

王世杰起身握手,掌心的薄茧透着常年与设备打交道的痕迹:“楚总年轻有为,深蓝敢在半导体领域重仓布局,魄力令人佩服。”

楚千澜示意二人落座,目光落在产线优化方案上:“王工过誉了。我们刚起步,很多地方需要专业人士把关。台机电的生产标准在业内是标杆,您觉得我们180nm产线的初期良品率目标定在多少合适?”

王世杰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刚才看过的技术方案:“按Class 1洁净室的标准,若是设备选型合理,初期良率保底75%,三个月内有望提升至82%。”

他忽然话锋一转:“我看了贵司的厂房改造方案,预留45nm设备空间很有远见,但配套的气体输送系统需要提前升级,普通管路的杂质含量控制达不到先进制程要求。”

楚千澜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对方不仅关注眼前的量产,还着眼于未来升级,正是他需要的人才。

“改造项目的图纸正在绘制,王工若能加入,正好可以根据要求修改一下方案。”

王世杰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从楚千澜的语气里听出了足够的信任与放权。“楚总若是信得过,我可以立即参与到图纸优化中。

气体输送系统的管道材质、阀门精度都得重新选型,这部分预算可能要增加不少,但能为后续制程升级省去大笔返工成本。”

楚千澜毫不犹豫:“预算不是问题,让设计院按你的要求调整。深蓝半导体要做能支撑技术迭代的根基,不能在基础工程上留隐患。”

王世杰拿起笔,在方案边缘快速标注:“还有光刻区的防震地基,原厂的承重虽然够,但水平振动控制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