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千澜闻言,步伐一顿。
沈院士带技术团队视察,显然是想深入了解深蓝半导体的产线实力,甚至可能涉及后续技术合作的意向,这对深蓝半导体来说并非坏事。
他语气笃定,“那天我有时间,你让团队提前准备好试生产的核心数据,尤其是电源管理芯片的良率测试报告,不用刻意隐瞒细节,但涉及女娲系统的操作环节要做好保密,只展示设备常规运行流程即可。”
王世杰连忙应道:“明白!我这就安排人整理数据,再跟沈院士团队对接视察流程,确保当天不会出纰漏。
对了楚总,我们前段时间从扶桑国购买了一台250nm制程的光刻机,最近几天会运到国内。
待到确认芯片产线进入正式生产,张光北团队将开动光刻机拆解实验!”
250纳米制程光刻机,属于90年代末的先进产品。时至今日,在国际上已经有些落后。
也正是因此,国外对这种光刻机限制并不严格,王世杰可以轻松买下来运回国内。
楚千澜握着手机,陷入沉思。
250nm光刻机虽已落后于主流制程,但对刚起步的拆解研究来说,恰好是绝佳的“练手工具”。
既能避开先进设备的技术封锁,又能让团队熟悉光刻机的核心结构,为后续拆解更先进设备积累经验。
而且,等到研究透彻后,这台光刻机还能卖给国内的厂商。
毕竟这种制程的设备,在国内还是有一定市场价值的。
“嗯!”楚千澜应了一声,“按照上次拆解离子注入机的流程,做好详细规划。每一步拆解、零件扫描、参数记录都要同步上传女娲系统。”
王世杰在电话那头重重点头:“放心,楚总!张北光团队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拆解方案,从光学系统到精密工作台,每个模块的拆解顺序、检测方法都标注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