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总,第一片晶圆光刻完成!”王世杰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通过对讲机传达指令,“立即转移至蚀刻区,按预设参数启动蚀刻工序!”
蚀刻区的工程师早已待命,晶圆刚送达,蚀刻机便精准喷出蚀刻气体。
屏幕上,蚀刻深度以纳米级精度逐步推进,从0.5微米到0.8微米,误差始终控制在0.05微米以内。”
周明远凑到监控屏前,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放大查看高频信号模块的蚀刻截面:“星途EDA导出的蚀刻参数太精准了!你看这里的侧壁角度,90度垂直偏差不超过3度,比国外工具设计的还规整,这能最大限度减少信号反射损耗。”
流片程序一步接一步进行,临近中午,首批5片晶圆才走完全部流片工序。
王世杰拿着最后一片晶圆的检测报告,快步走到楚千澜面前:“楚总!所有晶圆均通过初步电学测试,良率稳定在94.2%!三天后做完全套性能测试,就能知道芯片的实际运行效果。”
楚千澜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良率超出预期,说明星途EDA与星象指令集的适配完全达标,深蓝半导体的产线调试也没问题。”
周明远在一旁附和。“现在就等三天后的测试了。若是没有问题,这一批芯片就可以交付给大江无人机使用!”
楚千澜却是摇了摇头,“周工太乐观了!这是基于星象指令集架构设计的芯片,现有的编程语言肯定无法驱动!在将芯片交付客户前,我们还需要一些编译器。”
说话间,他看向钟长风,“钟工,我已经将编译器架构搭建起来了,稍后发给你。你召集几名工程师,完成后续工作。”
编译器是一个比较死板的软件,说白了就是将对应编程语言翻译成机器可以阅读的二进制码。对于高级工程师而言,制作编译器并不困难。
钟长风掏出笔记本记录:“有您搭建的基础框架,我们最多一周就能完成后续开发!正好星途EDA团队里有两名工程师精通编译原理,让他们牵头,再抽调三名算法工程师配合,应该能一星期,拿出一款适配星象指令集的初版编译器。”
楚千澜微微颔首,钟长风团队的技术能力,他还是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