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直播开启,满墙手稿的“视觉暴击”

最左侧,是《江湖志·射雕篇》的初版手稿。纸张已微微泛黄,边缘因常年翻阅有些卷曲,甚至能看到细微的磨损痕迹,上面是陆砚辞年轻时的笔迹——比现在更显锐利,笔锋带着几分少年人的桀骜。页面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红、蓝、黑三种颜色的笔迹交织,宛如一幅立体的创作地图:有的句子被红笔圈出,旁边批注着“此处侠气不足,需加一场草原策马戏,突出郭靖骑射功底”;有的段落被蓝色钢笔划掉,重新补写的文字工整却带着急切,墨色深浅不一,显然是写得投入时,忘了蘸墨;甚至在页脚的空白处,还画着简单的场景示意图——郭靖弯弓射大雕的轮廓,箭尖直指天空,黄蓉手持打狗棒的俏皮姿态,裙摆微微上扬,线条虽简,却栩栩如生,仿佛能看到草原上的风正吹动他们的衣角。手稿的右下角,还留着一个黄豆大小的墨渍,像是当年不小心滴下的,如今已干涸成深褐色,成了岁月最鲜活的印记。

紧接着《江湖志》的,是《青云问道》的角色设定图与手稿合集。一张A3大小的素描纸上,是碧瑶的完整设定图:她身着水绿色罗裙,裙摆层层叠叠,发间系着一条白色丝带,丝带末端绣着细小的青云草花纹,眼神灵动又带着一丝倔强,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纸上跳下来。在她的发髻旁,陆砚辞用红笔细细标注着“参考青溪村竹编纹理,发簪可设计为竹节造型,竹节处刻细小云纹,更显清雅”;裙摆处则写着“裙摆绣青云草,丝线用真丝与银线混织,阳光下泛银光,呼应书名,颜色需偏淡青,避免喧宾夺主”。旁边的手稿页上,是碧瑶与张小凡初遇的片段,原文“碧瑶笑着跑过来”被修改为“碧瑶提着裙摆,踩着青石路小跑过来,发间丝带随风飘动,裙摆扫过路边的雏菊,带起细碎的花瓣”,旁边用铅笔批注“加动态细节+环境互动,更显少女灵动,与后续悲剧形成反差”。苏晴看到这里,忍不住捂住嘴,眼泪瞬间涌满眼眶,她小声呢喃:“原来碧瑶的丝带是银线绣的……原来她跑起来会带起雏菊花瓣……”说着,她从帆布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画的碧瑶同人图,图上的碧瑶发簪正是竹节造型,与手稿上的标注惊人地相似,她举着图对着镜头,声音带着哭腔:“陆先生,我画的碧瑶,是不是有点像您设定的样子?”

整面墙的正中间,也是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份用深蓝色卡纸装裱的手稿——那正是只闻其名、未见其形的《科幻三部曲》大纲。卡纸边缘用银色丝带装饰,透着几分庄重,上方用苍劲有力的黑色钢笔写着“科幻三部曲”五个大字,字体雄浑,笔锋如刀,透着磅礴的宇宙气势。下方是三篇作品的标题与简介,字迹比其他手稿更显沉稳:首篇《星尘归途》的标题下,写着“人类文明在宇宙中的迁徙与救赎,主角林舟,从地球遗民到星际领航者,核心矛盾:文明存续与人性坚守”,旁边用蓝色钢笔勾勒着一个简单的宇宙飞船示意图,船身上标注着“星尘号”,船尾画着三道喷射的火焰,旁边批注“飞船造型参考深海潜艇,增加压迫感”;第二篇《时光褶皱》的简介旁,有一行小字批注“需注意时间逻辑闭环,避免祖父悖论,可引入‘平行时空叠加’设定”,旁边还贴着一张剪下来的天文杂志片段,是关于“引力波扭曲时空”的报道;第三篇《意识海》则标注着“核心:记忆与身份的边界,探讨‘我是谁’的哲学命题,可加入‘意识数据化’设定”。这份大纲的边缘,还贴着几张泛黄的便签,上面是陆砚辞随手记下的灵感:“黑洞场景可参考爱因斯坦相对论视觉化模型,找NASA公开资料”“林舟的童年回忆需与地球毁灭关联,加入‘旧玩具’意象”“《意识海》可参考神经科学中‘记忆编码’理论”,每一个字都让屏幕前的科幻迷们激动得尖叫——有知名科幻作家甚至在弹幕里留言:“《时光褶皱》的时间逻辑设定太专业了!陆先生绝对研究过天体物理!”

墙的右侧,是“樵夫”的音乐作品乐谱手稿。一张泛黄的五线谱纸上,是《麦浪》的完整乐谱,音符排列整齐,如同跳动的麦粒,旁边用黑色钢笔写着歌词,字迹比文学手稿更显飘逸。在“风吹麦浪,稻花香里说丰年”这句旁,陆砚辞用简笔画勾勒着几株摇曳的稻穗,稻穗的穗粒饱满,麦芒清晰可见,旁边用铅笔写着“去年秋天在村东稻田写生所得,下午三点的阳光,稻穗泛金”。旁边还有《青溪》的手稿,乐谱下方标注着“编曲建议:加入竹笛,模拟溪流声,笛子用C调,音色更清亮;前奏可加木鱼,节奏模仿脚步声”,甚至还有一段用铅笔写的试唱笔记:“副歌部分音高可降半音,更显悠扬,尾音拖长,像溪流远去”。张捷看到这里,忍不住凑近镜头,手指隔空跟着乐谱比划,眼睛发亮:“原来《麦浪》的灵感是来自村东稻田!这简笔画的稻穗,和我去年看到的一模一样!还有《青溪》的编曲建议,太妙了,竹笛配木鱼,绝对是天籁!”

小主,

除了这面震撼人心的“手稿墙”,书房的其他角落也藏着无数惊喜,每一个细节都透着陆砚辞“把生活过成创作”的态度:

靠窗的书桌上,摆着一个深褐色的旧砚台,砚台边缘有一道细微的裂纹——那是陆砚辞刚到云栖村时,不小心摔在青石板上留下的,他舍不得扔,用胶水细细粘好,如今裂纹成了独特的印记。砚台里还残留着干涸的徽墨,墨色乌黑发亮,旁边放着几支不同型号的钢笔,有粗有细,笔帽上都有明显的使用痕迹,其中一支钢笔的笔夹已经变形,是他写《星尘归途》大纲时,不小心夹在书本里压弯的。书桌一角,还放着一块磨得发亮的墨条,墨条上刻着“陆砚辞”三个字,是他特意请老墨匠定制的。

书桌旁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从《诗经》《史记》等古典文学,到阿西莫夫的《基地》等现代科幻,从《基本乐理》《和声学》等音乐理论,到《天文学概论》《相对论基础》等科普书籍,甚至还有几本关于农业种植的书,比如《水稻种植技术》《蔬菜大棚管理》。这些书的书脊有的已经磨损,有的甚至掉了页,显然被反复翻阅过。其中一本《水稻种植技术》里,还夹着几支干枯的稻穗,是陆砚辞去年种水稻时,特意挑选的饱满稻穗,做笔记时夹进去的,如今稻穗已经泛黄,却依旧能看出当时的饱满。

书架顶端,放着一个小小的陶瓷摆件——那是一只昂首啼鸣的公鸡,造型憨态可掬,翅膀上的花纹是手绘的,颜色有些脱落。这是村里的老陶艺家送给陆砚辞的,因为他每天清晨都会喂鸡,老陶艺家觉得他“和鸡有缘分”。摆件旁边,还放着一个小小的竹编篮子,篮子里装着几颗晒干的野菊花,是他秋天在山间采摘的,偶尔会用来泡水喝。

直播间的弹幕在短暂的沉默后,彻底陷入“狂欢”,评论刷新速度快得如同奔涌的江河,各种身份、各种年龄的粉丝都在抒发着激动:

“我的天!这哪里是书房?这分明是一座活生生的文娱史博物馆!从武侠到仙侠,从科幻到音乐,陆神这十年到底写了多少东西啊!这工作量,我怀疑他每天只睡三小时!”

“《科幻三部曲》!真的是《科幻三部曲》!我哭了,等了整整三年,终于看到大纲了!林舟这个主角名,和之前陆神在采访里提过的一模一样!还有‘旧玩具’意象,太戳人了!”

“谁懂啊!《青云问道》碧瑶的丝带是银线绣的!发簪是竹节造型!原来我爱的角色,是这么被陆先生精心打磨出来的!苏晴的同人图和设定撞了,这就是粉丝与偶像的双向奔赴吧!”

“给跪了!大佬的手稿比我家客厅的墙纸还多!这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红笔蓝笔黑笔交织,才是创作该有的样子啊!对比现在那些‘三天写一本’的流水线作品,简直是降维打击!”

“《麦浪》的简笔画稻穗!还有‘去年秋天村东稻田’的备注!‘樵夫’的温柔果然藏在细节里!原来这首歌的灵感是来自云栖村的稻田,难怪听着就有画面感!”

“书桌那个旧砚台!我爷爷也有一个同款!还有书架上的农业书!陆神这是把生活和创作完全融合了啊!种水稻、喂鸡,顺便写了半本文娱史,这是什么神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