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云栖杯”获奖作品——《讲台》的现实力量

初秋的午后,风里还带着几分未散的暖意,首届“云栖杯”网络文学大赛颁奖典礼的场馆内,早已被庄重与热烈交织的气氛填满。穹顶的水晶灯折射出细碎的光,落在铺着深酒红丝绒的颁奖台上,台下数百个席位座无虚席,来自文学界的评委、出版方代表与读者代表们屏息等待,相机的快门声偶尔响起,像是为这场盛会敲打的轻缓节拍。

当主持人用清亮的声音念出“金奖获得者——新人作者,刘悦”时,观众席上先是一阵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而坐在观众席第三排的刘悦,像是没听清自己的名字,愣了足足两秒才猛地抬头,眼里还凝着一丝茫然。她手指无意识地攥着米白色连衣裙的下摆,脚步轻得像踩在云朵上,一路穿过起身致意的人群,直到走到颁奖台中央,看到站在那里的陆砚辞——这位国内文学界的领军人物,正双手捧着一座镀金奖杯,目光温和地望着她,她才后知后觉地红了眼眶,声音细若蚊蚋:“陆老师,真的是我吗?”

陆砚辞笑着点头,将奖杯稳稳递到她手中,指尖相触时,还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像是在传递一份笃定的认可。这座金奖奖杯并不沉重,可刘悦捧着它,却觉得掌心发烫——那热度里,藏着她伏案写作三年的日夜,更藏着她笔下那个名叫林晨的乡村教师的一生。

她的获奖作品《讲台》,没有奇幻的设定,没有激烈的商战,更没有跌宕起伏的爱情纠葛,只写了一个最普通的90后女孩林晨,如何把自己的青春“种”在偏远山区的故事。书中的林晨,初到村小那天,泥泞的山路磨破了她新买的帆布鞋,教室里的木制课桌椅还留着上一代人的刻痕,黑板边缘的漆皮已经卷起,连粉笔都要数着根用。可当二十多个穿着洗得发白校服的孩子,怯生生地围上来,睁着亮闪闪的眼睛喊“老师好”时,她把行李箱里的城市衣服叠好收进床底,从此牛仔裤换成了耐脏的布裤,长发剪成了利落的短发,连护肤品都换成了最便宜的甘油。

山区的孩子买不起课外书,林晨就每月发了工资后,先去镇上的书店,把省下来的零钱换成《安徒生童话》《昆虫记》《上下五千年》,用旧帆布包一趟趟背回学校。有个叫小石头的男孩,父母在外打工,跟着奶奶生活,总躲在教室最后一排沉默寡言,林晨发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