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脸色稍霁。

犹豫良久后,

终于叹息一声,颓然挥手:

罢了,为了袁家基业,为了河北百姓,老夫就暂且忍辱一回。

依你之计,速派使者去向曹操诈降。

逢纪文丑如释重负,忙不迭奉上赞誉之词。

袁绍却颓然坐倒,黯然道:

我仅剩的儿子,也落入大耳贼之手。

就算收复河山,打下万里疆土,又有何意义?

断子绝孙之人,要这江山何用?

想到袁熙被俘,袁绍才恢复的斗志又消散殆尽。

逢纪眼珠一转,急忙劝道:

主公,二公子虽被刘备所俘,未必已遭毒手。

纪建议立即派使者前往平原交涉,不惜代价换回二公子。

若是行动及时,二公子或许还有生还希望。

袁绍身子一震,绝望的眼神重新燃起一丝希望。

未及开口,

文丑却叹息道:

大公子和三公子落入刘备之手皆遭毒手,他怎会放过二公子?

寒冬腊月,议事厅内炭火微弱。

退一步说,即使二公子尚在人世,刘备也绝不会轻易放人。文丑的话让袁绍眼中刚燃起的希望再次熄灭。

逢纪紧皱眉头,长叹一声:虽说机会渺茫,但终究还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倘若二公子得上天庇佑......

袁绍颓然靠在案几旁,疲惫地挥了挥手:眼下也只能姑且一试了。元图,你即刻前往平原,务必想方设法将熙儿带回来!

传令官匆匆离去,两支使团分别向南皮西门和南门疾驰。一支向西直奔邺城,另一支向南赶往平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邺城司空府内,曹操手持信笺,眉梢扬起:袁本初竟要向我投降?这倒是前所未闻的稀罕事!

厅中文武官员闻言,纷纷露出喜色。若袁绍真愿归降,这场持续年余的河北之战便可画上句号。

新归附的田丰却冷笑道:袁本初素来目中无人,视天下英雄如草芥,对主公的出身更是百般轻蔑。这般骄傲之人,怎会突然俯首称臣?依我看,这必是逢纪设计的诈降计谋!

元皓所言极是。另一谋士附和道,如今刘备已突破黄河防线,直逼南皮。袁绍定是无力抵挡,才想诱我军入局,与刘备两败俱伤,他好从中渔利。

公元1192年

谋士郭嘉随声附和,一语道破袁绍计谋。

曹操作恍然大悟状,却不由得扼腕叹息:

袁本初向来心高气傲,即便是诈降之计,于他而言亦属奇耻大辱。

想他四世三公的尊贵身份,如今竟被织席贩履的刘备逼迫至此,不得不屈尊递上降书。

此刻想必痛彻心扉。

短暂感慨过后,曹操神色渐复平静,环视帐下谋士:

诸位以为,袁绍这诈降之计,当接否?

自然当接!

郭嘉毫不迟疑,语气铿锵:

受降袁绍,则河北四州归附名正言顺,更利于收服民心。

尤其是南皮城及渤海郡等冀东要地,万不可让刘备捷足先登。

若与刘备共分冀州,无异于在河北上空悬起利刃。

届时邺城将永受刘备威胁。

即便袁绍未献诈降,主公亦当速取南皮,将刘备逐回黄河南岸,方能确保独占河北!

这番话令曹操茅塞顿开。

略作思忖后,曹操霍然起身,扬手下令:

奉孝所言极是!河北岂容大耳贼觊觎!

即刻全军开拔,顺漳水东进,直取南皮!

......

平原城郡守府内。

只要玄德公肯释放我家二公子,任何条件我主皆可应允。

使者逢纪立于堂中,向端坐上首的刘备提出请求。

刘备闻言嘴角微扬,与身旁秦牧相视一笑。

果然不出秦牧所料,袁绍终究放下颜面,派人低声下气来讨还爱子。

当初留袁熙性命,如今终见成效。

秦牧冷冷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