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他手上有三个街道办名额和两个采购员名额,一共五个名额需要安排。

仔细一想,其实应该是六个名额。

翻译科那边还得再添一个仓库管理员。

虽然他已经升任商务部副主任,但仍兼任翻译科科长。

毕竟,杨厂长就算想找人接替,也找不到具备这种能力的人。

杨厂长坐在回程的车上,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心中充满愤懑与不甘。

这次的事情,毕老什么都没有明说。

但正是这种沉默,说明了一切。

请郑先生出面调解,已经表明了态度。

作为毕老的亲信,按理说应该维护杨厂长,压制李进阳的势头,维护厂长的威信。

然而,毕老并没有这么做。

“厂长,以后我们对李科长的态度该怎么把握?”王秘书递过保温杯,轻声请示。

杨厂长长叹一声,苦笑道:“除了积极配合他的工作,还能怎么办?你没看出来吗?连毕老都舍不得放弃这个人才,即便李进阳已经站在王老那边。”

“说到底,还是他自己有本事……”

“通知我们这边的人,以后不要去招惹李进阳,别引火烧身。他已经站稳脚跟,我们惹不起了。”

“再找一个能当厂长的人容易,但要找一个能翻译国外专业巨着的人才可不容易。”

王秘书默默点头,不再打扰领导。

厂里有这样一位人物,杨厂长心里肯定不好受。

过了一会儿,王秘书忽然想起什么:“那易忠海那边……?”

“他已经配合负责敌特案件的同志完成了口供笔录,没什么价值了。”

“明白了。”

……

接下来的几天,迎来了短暂的平静期。

无论是李进阳,还是李怀德和杨厂长,都专心投入工作,不再生事,全力以赴地展现自己的能力。

别说迟到早退了,他们天天抢着加班。

没事也要找活干,硬给自己加担子!

实在没活儿就帮忙打扫卫生、整理旧档案,反正就是不走,突出一个兢兢业业。

不为别的,敌特案已经接近尾声,到了分功劳的时候了。

侦查组的领导们整天守在轧钢厂,仔细审讯这桩大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很快,一条重磅消息传遍了四九城。

先是《民众日报》刊登,接着各家报社纷纷转载,影响力从四九城扩散到全国各地。

【敌特分子的末日——蒋家余孽彻底覆灭!】

报纸用整个头版详细报道了这起敌特案,大篇幅描述了军统特务被一网打尽的经过。

宣告新中国完全掌控了这片东方土地,敌人的最后一点残余也被清除。

人民,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一时间,百姓们欢欣鼓舞,不少人自发上街庆祝。

舞狮、敲锣打鼓、踩高跷、唱大戏……

热闹非凡,都在欢庆这次胜利。

这个案子破坏力不算大,但影响极其深远,标志着与旧社会彻底告别。

人民再也不用担心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会卷土重来、作威作福!

这次案件中,李进阳被记为首功,报道用了很大篇幅介绍他,还授予他“全国模范干部”称号。

相当于给他加了一道护身符。

不过,当李进阳看到自己名字后面的立功受奖名单时,不禁目瞪口呆。

名单上有名有姓的就有一百七十多人,参与的单位更是超过两百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