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增加传统说书句式如
3. 化用廉颇老矣典故为具体细节描写
4. 加入羽扇轻摇等传统动作描写
5. 末句以马嘶象征情节转折,保留悬念
“主公安心,我自有妙计令黄忠归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哦?说来听听。”
“时机未到,待万事俱备,我必如实相告。”
“也罢。”
今日暂且休整,明日发兵长沙。
长沙城防坚固,非轻易可破。诸葛亮亦无奇策,唯能于城下布阵强攻。若韩玄出城破阵,胜败便在此一举;若不能,长沙自当归入刘备囊中。
然刘备麾下兵卒经严格操练,韩玄若贸然出兵,几无胜算。
若他固守不出,或可逼退刘备,但他岂有此等谋略?
以韩玄之见,敌军来犯,自当迎头痛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此乃天经地义。他不懂“坚守即胜”之理,只知出战退敌,败则城陷。
故这场较量,未战先输。韩玄不足为虑,真正棘手的是黄忠。此人智勇双全,欲取长沙,必先降服黄汉升。
刘备帐下乏将,唯有魏延堪当大任。所幸此人身手不凡,屡建奇功,倒也未令主公失望。
若能招揽黄忠于麾下,那便是天大的好事。有如此猛将相助,日后征战必如虎添翼。黄忠乃是当世难得的将才,刘备求贤若渴,当初见关羽时便心生亲近,不料却被刘峰捷足先登。每每想起此事,刘备便恨得牙痒。
他总觉得刘峰处处压自己一头,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总被夺走。这番念头来得莫名,却又挥之不去——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却偏教那刘峰横插一脚。更可恨的是,刘峰屡屡打压自己,令他举步维艰。此人分明是命中克星,有他在,自己永无出头之日。
刘备恨不能与刘峰决一死战,拼个你死我活。可终究只是想想罢了——他清楚双方实力悬殊。即便诸葛亮已为他练就精兵,但兵力仍远不及刘峰。那刘峰暗中布兵各处,手段阴狠,吓得刘备如今处处提防,连正面为敌的勇气都没有。
真正令他忌惮的,是黄忠这员虎将。
诸葛亮深谙此理:欲取长沙,必先降服黄忠。
休整一夜后,大军准备次日攻打长沙。有了零陵之战的先例,刘备信心倍增。若单凭他自己,此战必是苦斗;但有诸葛亮坐镇,一切便大不相同。如今的刘备已将孔明奉若神明,仿佛世间再无难事。他坚信:得此军师,何愁天下不定?
主公,明日攻打长沙,不妨派魏延出战。眼下能与黄忠抗衡的,唯有魏延了。诸葛亮沉吟道,虽说魏延未必敌得过黄忠,但若有计策相辅,胜算便大得多。
(眼下只能如此了,我帐下能用的将领实在太少。若能像刘峰、曹 ** 那等人才济济,也不至于如此窘迫。幸好还有军师在旁辅佐,否则我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主公不必忧虑,长沙之战并非难事。有我在,尽管放心。
魏延领着五千精兵抵达长沙城下,此时韩玄已带着黄忠在城下列阵。
韩玄先遣一员大将出战,与魏延交手数合后,便被斩 ** 下。
主公,魏延武艺高强,我等难以匹敌。
谁可迎战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