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军工工坊的实验室里,讨论声依旧热烈。亨德里克·范·海斯特正耐心地解答着工程师们关于后装步枪闭锁机构的疑问,手指在图纸上指点着,详细讲解着设计原理和加工要点。
“这个闭锁机构的关键在于旋转式枪机,通过枪机的旋转实现闭锁和开锁,既能保证闭锁强度,又能提升射击速度。” 亨德里克说道,“你们的‘复兴二式’步枪采用的是起落式枪机,虽然结构简单,但闭锁强度不足,连续射击后容易出现故障,这是最大的缺陷。”
一名工程师点点头:“我们之前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尝试过多种改进方案,却始终没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你的设计,真是太及时了!”
亨德里克笑了笑,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这个设计,我花了三年时间才完善。在欧洲,很多工程师都在研究后装步枪的闭锁机构,竞争非常激烈。”
赵罗一直在一旁认真倾听,此时他突然问道:“范·海斯特先生,在欧洲,除了你的设计,还有哪些比较先进的后装步枪技术?”
亨德里克闻言,脸色微微一变,放下手中的图纸,语气变得凝重起来:“大都督,有件事,我必须告诉你们。你们的设计虽然巧妙,在东方已经非常先进,但与欧洲最顶尖的技术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他拿起一张自己绘制的闭锁机构图纸,指着上面的关键部位:“比如这个旋转式枪机,你们的加工精度不够,材料强度也不足,就算按照我的设计制造,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也无法与欧洲的产品相比。而且,在欧洲,像毛瑟、李-梅特福这样的工程师,他们的设计已经非常成熟,即将投入大规模生产,这些步枪的性能,将远远超过你们现在的‘复兴二式’。”
“毛瑟?李-梅特福?” 赵罗重复着这两个名字,心中警铃大作。他知道,欧洲的技术发展速度极快,如果复国军不能跟上步伐,很快就会再次陷入技术落后的困境。
亨德里克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资助的实验室,技术进度并不比我慢多少。他们已经掌握了成熟的后装步枪和金属定装弹技术,正在研发更先进的蒸汽舰船和重型火炮。如果他们的新技术投入战场,你们现在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实验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沉重起来。工程师们脸上的兴奋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凝重和焦虑。他们刚刚看到了技术突破的希望,却没想到,更大的技术差距和威胁已经悄然逼近。
“你的意思是,就算我们掌握了你的技术,也很快会被欧洲和东印度公司超越?” 沈锐沉声问道。
“是的。” 亨德里克点点头,语气坚定,“技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你们现在取得的进步,只是追赶的开始。如果不能建立完善的科研体系,培养足够的技术人才,不断进行创新,很快就会被再次甩在后面。”
赵罗沉默了,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天空,心中思绪万千。亨德里克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醒了他。他原本以为,得到亨德里克的技术,就能打破西方的技术垄断,却没想到,差距远比他想象的更大,威胁也更加紧迫。
“范·海斯特先生,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赵罗转过身,眼神坚定地问道。
亨德里克看着赵罗,认真地说道:“第一,建立专门的科研机构,集中所有的技术人才和资源,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创新,而不是零散地摸索;第二,重视基础工业的发展,尤其是钢铁和机械制造,只有掌握了优质的材料和先进的加工工艺,才能制造出先进的武器装备;第三,培养年轻的技术人才,建立教育体系,让技术能够传承和发展。”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愿意帮助你们建立科研机构,培养技术人才。但这需要时间和资源,而且必须立刻行动,不能有丝毫拖延。东印度公司的实验室,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赵罗点点头,心中已经有了决断:“好!我立刻下令,成立‘复兴研究院’,由你担任院长,配备最好的助手和资源,全力推进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同时,加大对钢铁和机械制造产业的投入,尽快提升基础工业水平。”
实验室里的工程师们纷纷点头,眼神中重新燃起了斗志。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差距和威胁,但他们并没有退缩。他们知道,只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创新,就一定能跟上世界的步伐,甚至实现超越。
亨德里克看着赵罗坚定的眼神和工程师们不屈的斗志,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在这个东方政权的支持下,他的技术不仅能得到应用,还能不断发展创新,甚至有可能在某些领域,超越欧洲的水平。
夜色降临,南京城的灯火渐渐亮起。实验室里的灯光依旧明亮,工程师们在亨德里克的指导下,开始制定详细的研发计划。一场与时间赛跑、追赶世界先进技术的战役,已经悄然打响。而赵罗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夜空,心中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但他有信心,带领复国军,带领华夏,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强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