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评审团争论

每天的放映和应酬让王轩有点疲惫,可每当回到酒店、翻看当天的外媒报道,他又忍不住兴奋。

各国影评都在谈《沉默的选择》,有的说“冷峻如冰”,有的说“残酷却诚实”,还有一家西班牙杂志写得最有文采——

“这是一部不需要配乐的交响曲,一部关于压抑与沉默的诗。”

王轩看到这里,忍不住对着镜子笑了笑。

艺术这个东西啊,有时候真比运气还玄。

那一刻,王轩忽然明白一个道理:

人呐,你只要是成功了,自有大儒为我辨经。

而且在国外,他们会帮你解释得比你自己还动听。

这就是国际舞台的魔力。

有时候,它不只是让人扬名,而是让人相信自己真的那么“伟大”。

王轩靠在酒店阳台上,看着远处戛纳海湾的灯光,心里有点飘。

他知道,《沉默的选择》还远远称不上成功,但这几天的热度,已经足够让他在回国后多出几分底气。

毕竟,从“新人导演”到“戛纳口碑黑马”,这条新闻标题本身,就已经值回机票价了。

5月22日,这是评审团最终出结果的日子,也是吵得最凶的日子,毕竟谁能拿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看支持你的评审能不能吵赢。

评审团会议室里,空气紧张而厚重。

桌上散落着笔记本和咖啡杯,窗外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斜射进来,给每个人的脸上镀了一层金色。

昆汀·塔伦蒂诺放下手中的稿子,语气坚定:“我必须说,《老男孩》是视觉与情感的双重震撼。15年的囚禁、复仇、心理的扭曲……它在动作设计和长镜头运用上,几乎是完美的。”

其实昆汀更想说的是这部片子足够变态,不仅暴力,还乱伦。他很喜欢,毕竟众所周知,昆汀本人拍电影就很变态。

属于是和《老男孩》的导演朴赞欲惺惺相惜了。

听到昆汀的理由,凯瑟琳·特纳皱了皱眉,眼神锋利:“昆汀,你忽略了一个问题——王轩的电影才是真正触及灵魂的作品。他拍出了现代女性在社会压力下的绝望与孤立,没有动作,也没有夸张的复仇,却让人感到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