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我也会拍马屁

“你的这个意见,我个人很认同,也会参考这样的例子,在这次会议上汇报。如果真的能做下去做好,未必不是我们南湘的一块招牌。”

毛书记走后,黄不凡和陈阿姨聊了一阵,得知毛书记的儿子还是在巴陵地区,随口问了一句:

“阿姨,你们有了点年纪,怎么不把老弟调到潭州附近开呢?”

陈阿姨也不瞒着,说这个问题没得妥协,老毛是绝对不会同意的。他一生为公,怎么会在儿子的工作调动上插手?

这个事似乎暂时还不是特别急,但黄不凡心里还是在琢磨,要怎么样才能帮一把,同时还要保证不让毛书记看出来。

于是装作随意地问道:“阿姨,还是在长阳的时候认识毛书记,已经这么多年了,你儿子又不但没见过,甚至连他叫什么、做什么的都不知道呢。”

陈阿姨一点也没多想,像聊家常一样说起了儿子的事。

天下父母心,即使陈阿姨是如今南湘的‘第一夫人’,对自己的儿子,又怎么能不挂念?

毛书记的儿子叫毛俊,今年刚好30岁,在巴陵地区当了几年知青,和当地的女知青成了家,两口子就在巴陵下面一个叫灵均的地方供销社。

现在的毛俊,在供销社当业务员,说是业务员,统购统销的年代,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事做。

陈阿姨还说,儿子小时候就挺有天赋,高中毕业就去当了知青。

77年恢复高考,毛俊其实也考上了大学,但因为妻子没考上,他竟然主动放弃上大学的机会,继续留在家里。

说到这里,陈阿姨的脸上有点黯然:“老毛知道后,竟然很支持儿子的决定。说你在农村时,妻子一家帮你渡过难关,糟糠之妻不可弃,这才是做人的根本。”

黄不凡听了,心里似乎有了个打算:毛俊在供销社搞业务,应该很有这方面的天赋。如果可能,有没有机会把他请到富溪厂来?

这个事情黄不凡只能记在心里,静静等待合适的时机。

和陈阿姨告辞出来,黄不凡不由得自嘲了一下:自己这么做,算不算是溜须拍马?

不过又想过来,那个素未谋面的毛俊,如果真的有任何一点小心思,还需要等我去拍马屁么?

回到家,在老母亲面前露了个面,母子俩拉了几句家常,黄不凡还是去了医院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