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来的发展,黄玉明毫不怀疑大哥的眼光。
从他被迫退伍回来,到现在才九年时间,黄家湾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大队,发展成全华安首屈一指的单位,几乎都是大哥一手促成的。
而沂溪公社也是一样。别看沂溪大队这里的繁华,自己香草溪冲口那热火朝天的场景,似乎不是黄不凡这个卫生院院长的能力。
但黄玉明却清楚的很,就连最初的富华厂,也还是自己大哥一手推动落地的呢。
听到弟弟这么问自己,黄不凡心里突然想到曾家的事来。
如果没有曾国兵,黄不凡毫不介意让曾大清白拿一份荣耀。
但前一世太清楚曾国兵的阴险,同时也为了让黄家湾的发展,不会有任何风险的可能,黄不凡认为,有必要做点预防措施。
于是说道:“老二啊,如果黄家湾真的想要可持续地发展下去,老曾的能力还是远远不够啊。”
黄玉明愣了一下,在他心里,对曾大清还是挺欣赏的。虽然也知道他进取力有所欠缺,但老成持重,算是挺放心的人。
但大哥既然都说出来了,自己就得考虑这个事。可问题又来了,就算顺利让曾大清退下来,谁来接这个担子?
黄不凡却不以为然:“既然连老曾都力所不逮,我们黄家湾确实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但第一届大学生马上就要毕业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水泥厂必定还是大队的支柱。
我的意思,到时候让水泥厂厂长和大队支书一肩挑。有个大学生当支书,不管是学识还是能力,大队的将来就更稳妥了。”
79年后,‘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逐步扩大,黄玉明对此也有自己的认知:
“你说的有道理,刚好现在是暑假,知青大学生都在,我这几天就去召集大家开会,看几个大学生们有没有这个意愿。
黄不凡放心了,这件事由黄玉明去操作,凭他在黄家湾的威望,谁都不会有多话。就连曾大清,也不会想到是自己从中作梗。
黄玉明走后,黄不凡心里也颇为无奈,曾大清这个人并不差,但自己无法放心下曾国兵。
曾大清受点委屈,也只能说是受了儿子的‘鱼池之殃’,怪不得别人。
黄不凡不知道的事,黄玉明回到黄家湾,竟然立即着手处理这件事。当晚就分别找曾大清和几个大学生分别谈话。
听说省里要搞基层评选,曾大清心里还是挺激动的。可黄玉明没说几句话,就把他说得自己都怀疑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