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数据不一

经开区调研回来后,林万骁分别单独召见了市统计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这三个掌握着全市核心经济数据的部门一把手。

首先来到办公室的是市统计局局长杜立刚,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看起来颇为严谨的中年干部。他抱着一摞厚厚的统计年鉴和月度快报,显得有些紧张。

“杜局长,不必紧张,就是随便了解一下情况。”林万骁语气平和,示意他坐下,“我想看看近几年,特别是过去三年,我市一些关键经济指标的详细数据,比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些核心数据的月度、季度变化情况,要最原始的基础数据汇总表,不是简报上的那个最终数。”

杜立刚连忙将材料递上,并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调出数据库。林万骁让他重点展示了几项数据,尤其是与经开区汇报相关的工业投资、工业产值等指标。他看得非常仔细,不时询问某个数据异常波动的具体原因,杜立刚一一解答,虽然紧张,但回答还算专业,数据链条看似完整。

然而,林万骁敏锐地注意到,当问及某些数据与省统计局反馈数据的差异时,杜立刚的眼神有些闪烁,解释也略显含糊,只说是“统计口径微调”或“企业入库退库动态变化所致”。

紧接着是财政局长李爱国,一个面色红润、身材微胖的干部。他汇报时语气轻松,强调财政收入连年增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但当林万骁要求查看详细的财政收入构成表,特别是土地出让金收入、非税收入占比,以及重点税源企业(如经开区那些龙头企业)的实际纳税明细时,李爱国的笑容变得有些勉强,提供的数据表格也明显经过“整理”,一些明细项被合并或隐藏。

“林书记,有些企业涉及商业秘密,纳税明细不方便提供得太细……”李爱国试图解释。

“我不是要看单个企业的商业秘密,我是要看结构,看趋势,看真实性。”林万骁打断他,目光如炬,“财政数据是经济的晴雨表,不能变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李爱国额头冒汗,连连称是。

最后进来的是发改委主任赵立波,分管规划和项目审批。他带来的资料最多,汇报也最“宏伟”,大谈特谈规划中的重大项目、万亿投资蓝图。林万骁没有纠缠于那些远景,而是直接追问已批复重大项目的实际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工程进度,以及这些项目对当期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率。

赵立波显然准备不足,对于很多项目的实际进展语焉不详,只能反复强调“正在积极推进”、“前景十分看好”。当林万骁拿出经开区汇报中提到的一个号称投资百亿的“新能源产业园”项目,询问其目前实际完成投资额和入驻企业情况时,赵立波支吾了半天,才含糊地说出实际投资可能不到十亿,入驻企业寥寥无几。

三个部门一把手汇报下来,林万骁心中的疑云越来越重。他将三个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发现了更多蹊跷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