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并不厚,但上面的数据和图表却触目惊心。
林万骁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郑市长说统计数据没有问题,那我们不妨看看这几个具体的问题。”
他拿起自己面前的一份材料,语调平稳地开始列举:
“第一,工业用电量增速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严重背离。去年全年,我市公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百分之十五点八,但同期全市工业用电量仅增长百分之三点一。这个弹性系数,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甚至违背了基本的经济发展规律。请问,我们这百分之十五点八的工业增长,动力来自哪里?是靠企业普遍提升了百分之几百的能源利用效率吗?”
“第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与实物工作量严重不符。根据报表,我市去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百分之二十五,但水泥、钢材等主要建材的本地消耗量,却分别下降了百分之二和百分之五。这些投资,难道都是用空气堆出来的?”
“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税务部门掌握的商业企业开票金额存在系统性偏差。零售总额连年高增长,但商业增值税增幅却远远跟不上。这巨大的缺口,作何解释?”
“第四,”林万骁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郑国涛,“有几个重点工业园区上报的企业营收和利润数据,经过我们初步的侧面了解和企业用电、用工情况的比对,存在严重的虚报、瞒报现象。有的企业,报表上红红火火,实际上生产线都停了半年了!这些数据,是怎么一层层报上来,又怎么通过审核的?”
一条条,一项项,证据具体,逻辑清晰,直指核心。林万骁没有提高声调,但每一个问题抛出,都像一记重拳,砸在郑国涛的心口上。
郑国涛的脸色由最初的强作镇定,渐渐变得通红,然后又转为铁青。他拿着材料的手有些微微发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林万骁提出的这些证据,都是基于官方公开数据和基本经济常识的对比,根本无从辩驳!他总不能公然否认物理规律和经济规律。
他额头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喉咙发干,几次想开口,却只能发出几个无意义的音节:“这……这些数据……可能,可能是统计口径……或者……”
他无法自圆其说!在绝对的事实和逻辑面前,任何狡辩都显得苍白无力,以往依靠这些光鲜数据建立起来的权威和政绩,此刻正土崩瓦解。
会场死一般的寂静。其他参会常委们,个个屏息凝神,低头看着手中的材料,心中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许早就对数据有所怀疑,但碍于郑国涛的权势和既得利益,从未敢点破。如今,林万骁不仅点破了,还拿出了如此扎实的证据,这无疑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