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县委大楼,车队驶向麻彦辰在汇报中重点提及的、最为偏远的西牛乡。
道路比草甸县的西山乡更加崎岖难行,狭窄的盘山路一侧是深谷,另一侧是陡峭的石灰岩崖壁。车辆颠簸着,缓慢爬升。与草甸高山草甸的辽阔壮美不同,这里的喀斯特地貌更加典型,山峰如笋,层层叠叠,云雾在山腰间缭绕,恍若仙境,却也因为交通不便,几手与世隔绝。
罗永贵和麻彦辰同乘一车在前引路,两人心情各异。罗永贵庆幸林书记没有因为马德彪的事情一棍子打死全县,但也深感压力巨大。麻彦辰则相对平静,他只是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和想法如实汇报,并未想过会因此引起书记的特别注意。
行驶了近两个小时,前方已无公路可通。众人下车,需要徒步一段山路才能到达此行的目的地:云雾苗寨。
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古老步道向上攀登,空气异常清新,带着草木和泥土的湿润气息。路旁是层层叠叠的梯田,虽然规模不大,但线条优美,田里种着水稻和蔬菜。偶尔能看到穿着靛蓝色苗族传统服饰的妇人在田间劳作,或者背着背篓的老人缓慢行走。
“林书记,小心脚下,路滑。”麻彦辰走在林万骁侧前方半步的位置,适时提醒。他对这条路似乎很熟悉。
走了约莫半小时,绕过一片茂密的竹林,眼前的景象让林万骁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只见一座古老的苗寨,依山傍水,静静地坐落在群山环抱的一片缓坡上。上百栋黑褐色的吊脚楼,全部由木头和杉木皮建成,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和周围山体浑然一体。寨子周围是古树参天,一条清澈的溪流潺潺流过寨边,几座古老的水碾房吱呀作响,还在发挥着作用。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给整个寨子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袅袅炊烟从吊脚楼中升起,鸡犬相闻,偶尔传来几声悠扬的苗歌,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古朴、祥和,时间在这里仿佛放缓了脚步。
“这就是云雾寨。”麻彦辰介绍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珍视,“寨子有四百多年历史了,大部分还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样貌。我们县里像这样保存完好的原生苗寨已经不多了。”
林万骁深深吸了一口气,他被这种未经雕琢、充满生命质感的原始美震撼了。这与草甸“云上草甸”那种经过规划开发的景区之美截然不同,这是一种沉淀了数百年时光、与自然完全融合的、活着的文化景观。
他走进寨子。巷道狭窄而干净,全由青石板铺成,被岁月磨得光滑。吊脚楼下,有老人在用古老的织布机织着色彩斑斓的苗锦,图案繁复,技艺精湛;有银匠在小火炉旁叮叮当当地敲打银饰,动作专注而虔诚;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嬉戏,看到生人,好奇地躲在门后张望,眼神清澈而羞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