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万骁站在窗前,看远处高架车流,像一条发光的河。
他掏出手机,拨通镇财政所:“三千万到账,先补发拖欠工资,再修主街水泥路,剩下的还信用社老债,每一笔公开公示,谁动一分钱,我剁谁手。”
电话里,财政所长老周声音发颤:“明……明白。”
七月十三清晨六点,青桥镇大喇叭准时响起。
林万骁的声音透过扩音器,在每一条巷子回荡:
“乡亲们,拖欠三年的工资,今天补发;
坑洼十年的主街,明天动工;
信用社的高利贷,一周清零。
谁再上访,直接来我办公室领项目分红。”
一句话,像雷滚过屋顶。
镇政府门口,讨债的群众面面相觑,有人悄悄收起横幅。
上午九点,财政所窗口排起长队,工人们领到第一笔工资,有人当场落泪。
镇小学老校长攥着信封,颤巍巍地说:“小林镇长,青桥镇有救了。”
七月十五,主街破土动工。
十几台挖掘机同时作业,铁臂挥舞,尘土飞扬。
林万骁戴着安全帽,站在施工线旁,手里拿着秒表。
每挖一铲土,他都在心里算一笔账:
一公里水泥路,造价三百二十万,工期三十天,每提前一天,节省利息一万。
他把施工队长叫到跟前,声音不高:“提前一天完工,奖励五万;拖一天,罚十万。”
队长咽了口唾沫,转身吼得嗓子嘶哑:“二十四小时轮班!”
夜里十二点,工地灯火通明,像一条燃烧的长龙。
七月二十,信用社门口贴出大红告示:
“青桥镇历史债务一次性清偿,本息合计八百六十七万,一次性付清。”
告示右下角,盖着镇财政所鲜红公章。
债主们拿着欠条,排起长队,有人领到现金,当场抹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