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空话套话,只有沉甸甸的承诺。林万骁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让几位老人悬了十年的心,终于踏实了下来。周老伯抹着眼泪,连连说道:“我们信!我们信林书记!有您这句话,我们再等多久都愿意!”
亲自将居民代表送出区委大院,看着他们带着希望和笑容离去,林万骁站在台阶上,久久不语。他手中还拿着那面锦旗和那本沉甸甸的“民心账本”。
“明坊,”他轻声对身边的李明坊说,“把这面锦旗挂在我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这本账本,放在我抽屉里。我要天天看着它们,提醒自己,权力来自人民,必须用之于人民。我们做的每一件事,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是,书记。”李明坊郑重地接过,他能感受到林万骁话语中的分量。
“彩虹桥”回迁居民送锦旗感谢林书记的消息,连同林万骁亲自接待、郑重承诺的场景,迅速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开来。这一次,不再是小道消息,而是带着温情和正能量的官方叙事与民间口碑的结合。
在龙湖区的普通干部群众中间,林万骁的形象开始变得立体而高大。他不再是那个仅仅在常委会上言辞犀利、让人敬畏的年轻领导,更是一个敢于触碰最棘手问题、真心为老百姓办事的“父母官”。“敢担当、能办事”这六个字,成了许多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对这位新书记最直观、最朴素的评价。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林万骁在龙湖烧起的“第一把火”,不仅照亮了“彩虹桥”项目重启的道路,更点燃了龙湖干部群众心中对改变、对发展的希望之火。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握了民心的林万骁,已然在龙湖站稳了脚跟,拥有了破局前行的最强大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