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初心之旅

部务会的决议很快以文件形式下达:周其文同志任政策法规司司长,林万骁同志任舆情信息局局长职务。

正式任命公布当日,林万骁的办公室电话和手机几乎被打爆。北江省旧识王德标、陈亮等人的祝贺电话;部内同僚、下属的祝贺短信纷至沓来,言辞恳切;甚至一些此前仅有数面之缘的其他部委官员、地方官员,也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祝贺之意。连燕京大学联合实验室的学者们也发来了贺信。

喧嚣与热闹持续了数日。当一切渐渐平息,林万骁向部里请了几天年假,带着夏宁宁和儿子林怀信,坐上了开往北江省的高铁。没有通知任何地方官员,此行纯粹是私人性质的旧地重游。

高铁飞驰,窗外的景物由华北平原的冬日的萧瑟,逐渐变为覆盖着薄雪的北国田野。林怀信兴奋地看着窗外,对这次“探险”充满好奇。夏宁宁安静地坐在林万骁身边,握着他的手,理解他此刻需要一种仪式,来沉淀晋升的浮华,找回最初的动力。

他们在省城租了一辆普通的SUV,由林万骁亲自驾驶,径直驶向那个深藏在群山之中的小镇,青桥。

几年过去,通往青桥的路早已不是当年那条崎岖难行的雪路,变成了平坦的柏油公路,但山脉的轮廓依旧熟悉。当“青桥镇”的路牌出现在眼前时,林万骁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镇子的面貌已然大变。昔日破败的房屋大多被翻新或重建,整齐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挂着“电商服务站”、“特产直销点”的牌子。当年他力推的德宁竹艺加工厂,规模扩大了好几倍,崭新的厂房上挂着“省级龙头企业”的牌匾。那片他曾与周正阳、陆蔓一起规划的特色民宿区,如今已形成规模,虽然冬季是淡季,但依旧能想象到夏秋时节的热闹。曾经泥泞的河滩,变成了整洁的亲水公园,几个老人正在阳光下悠闲地散步。

没有惊动镇里现任的领导,林万骁将车停在镇外,像普通游客一样,带着妻儿漫步在熟悉的街道上。

他指着那栋外墙爬满枯藤的老房子:“那里,曾经是镇党委政府的办公楼,我和周正阳书记就在那里办公,冬天冷得像冰窖。”

他带着他们走到镇子边缘一片开阔的坡地:“这里,当年赵小明的房地产公司想强行低价拿地,我们抢先把地租下来,搞了生态农庄,断了他们的念想。”

他走到那座已经有些年头的“彩虹桥”上,桥下河水潺潺:“这座桥当年烂尾,是几千户居民的心病。我们重启项目的时候,阻力重重……”

夏宁宁静静地听着,看着丈夫眼中闪动的光芒,那是一种混合着回忆、感慨与自豪的复杂情感。林怀信似懂非懂,但能感觉到爸爸对这里的特殊感情,小手紧紧拉着爸爸的手指。

在一家挂着“青桥特产”招牌的小店里,林万骁买了几样当地的笋干、山货。店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很是健谈。

“几位是外地来的吧?尝尝我们青桥的笋干,现在可是名牌了!”店主热情地介绍,“我们青桥现在不一样喽,搞乡村振兴,搞文旅融合,路子走对了,老百姓日子好过多了。”

林万骁顺势问道:“我看镇上发展得很好,听说以前挺困难的?”

“可不是嘛!”店主打开了话匣子,“前些年那是真穷!多亏了当年林书记他们打下了好底子。‘青桥经验’知道不?就是那时候摸索出来的!现在好多地方都来学呢!”

听到“林书记”三个字和“青桥经验”,林万骁和夏宁宁对视一眼,心中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