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三年的一个深夜,养心殿的烛火彻夜未熄,最终,还是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黯然熄灭。
勤勉了一生,也在权谋与孤寂中挣扎了一生的雍正皇帝,龙驭上宾。
紫禁城瞬间被一片素白笼罩,钟声哀鸣。
国不可一日无君,在雍正帝心腹大太监,大内总管的苏培盛全力斡旋与辅佐下,时年七岁的皇五子、雍亲王爱新觉罗·弘昼,在一片沉痛与肃穆中,顺利完成了登基大典,继承大清皇位,改元“昭华”,寓意光明兴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帝年幼,但眼神中的沉稳与决断却远超年龄。
登基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朝局与潜藏的危机,他没有丝毫怯懦,而是以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举措,迅速奠定了自己的权威,并展露出了超越前朝的雄心与气魄。
他登基后颁布的第一道谕旨,并非关于赋税徭役,也非关于官员任免,而是——赦免直亲王胤禔、理亲王胤礽、诚亲王胤祉、廉亲王胤禩以及先帝的九阿哥胤禟、十四阿哥胤禵!
这道旨意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朝堂上因先帝驾崩和新帝年幼而弥漫的凝重与观望气氛。
所有人都惊呆了!这些可都是当年在九龙夺嫡中落败,被先帝圈禁了十几年的兄弟政敌啊!
新帝这是要做什么?引狼入室吗?
然而,弘昼意志极为坚定。
当那些被漫长圈禁生涯磨去了所有锐气与野心,只剩下对自由渴望的叔伯们,颤巍巍地走出高墙,重新呼吸到自由的空气,看到阳光时,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他们原本以为会老死禁所,没想到竟有重见天日之时!
弘昼在乾清宫单独召见了他们,没有胜利者的居高临下,只有属于晚辈的敬意与属于帝王的坦诚。
“诸位皇伯、皇叔,”年幼的皇帝声音清朗稚嫩,“昔日恩怨,俱往矣。朕今日请诸位出来,非为彰显仁德,实是朕年幼登基,内忧外患,需要诸位长辈的鼎力相助,共扶我大清江山!”
他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抱负与面临的困境,也明确表示,会给予他们相应的亲王爵位和实权,但要求他们绝对忠诚,共同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直亲王胤禔和九阿哥胤禵本就是沙场悍将,被圈禁多年,一腔热血未曾冷却,听闻皇帝有意开疆拓土,眼中立刻燃起了熊熊火焰。
胤禟精于算计,对商贸有着极高的天赋,听闻皇帝要开拓海外,心思立刻活络起来。
胤礽、胤祉学识渊博,胤禩善于协调理政,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十几年的圈禁,早已将他们当年的争雄之心消磨殆尽,此刻唯有对自由的珍视和对新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以及对重振爱新觉罗家族荣耀的渴望。
他们纷纷跪地,发誓效忠,愿为皇帝,为大清,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