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上的红点停了。货轮“海丰六号”在东经119.3的位置停下,抛了锚。
陈岸盯着屏幕整整三分钟,终于松开了按在发射键上的手指。他知道,接下来的事将由海警接手。但现在远未到放松的时候,他必须亲自找到证据。
“走。”他抓起背包,迅速把声呐仪塞进去,“去船厂仓库。”
周大海没问原因,抄起鱼叉便往外走。陈小满紧随其后,手里攥着相机和算盘。
外面雨势已小,风却依旧呼啸。三人一路沉默,直奔渔港深处的维修区。那里偏僻冷清,铁门常年上锁,只有登记在册的技术人员才能进入。
门口站着一名穿工装的男人,约莫五十岁,左耳缺了一角。见到他们,眼神微微一颤。
“你们来干什么?”
“查13号快艇换下的旧零件,”陈岸说,“找轴承。”
男人摇头:“报废的东西早处理了,不在这里。”
“让我自己看看。”陈岸上前一步,“要是没有,我立刻就走。”
那人不动。
周大海冷笑一声,将鱼叉重重砸在地上:“你是想让我们拆门,还是你开门?”
几秒沉默后,男人掏出钥匙。
仓库里堆满零件,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油污与铁锈味。角落里挂着一盏煤油灯,周大海点燃它,昏黄的光晕照亮了一排排货架。
陈岸蹲下身,指尖抚过地面的划痕——那是拖拽重物留下的痕迹,一路延伸至最里面的铁皮箱。
他走过去,一脚踢开箱盖。
箱内散落着几个布满灰尘的旧机器零件。他拨开表层杂物,底下露出一个金属圆环,外圈刻着“FAG 德国制造”。
“找到了。”他说。
周大海提灯靠近,陈小满也凑了过来。轴承内圈有一行极细的小字,激光刻成:CHEN 83。
“这编号……”陈小满眯起眼,“像不像陈天豪办公室那块铜牌?也是‘CHEN’开头。”
“不只是像。”陈岸低声说,“去年他在拍卖会上送过纪念牌给元老,编号就是CHEN加年份。这种标记,只用于他的私人物品。”
周大海皱眉:“所以这快艇是他私人的?”
“不止是私人,”陈岸抬头,“是改装过的。这种德国轴承市面上买不到,只能内部调拨。能批这张单的,只有他。”
话音未落,身后传来细微响动。
那个维修工正悄悄后退,手中握着打火机。
“你想烧东西?”陈小满立刻喊道,“那边铁桶里是润滑油,一点就炸!”
男人僵住,脸色骤变。
“我不是要毁证据,”他低声道,“我是被人指使的。这些东西不该被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