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笛声仍在回荡,三声长鸣。陈岸站在法院的台阶下没有动,风把衣服吹得紧贴在腿上。他低头看表,刚过十点。

“走吧。”他说。

陈小满将算盘挂在胳膊上,跟在他身旁。周大海扛着鱼叉走在最后,脚步沉稳。三人朝合作社办公室走去,路上人来人往,都是庆祝渔获丰收的渔民。有人拍陈岸的肩膀,有人递烟,他都点头致谢,却未停下脚步。

合作社办公室位于港口东头,是一间红砖平房,门口挂着木牌,写着“南洋渔业协作组”。门没关严,屋里亮着灯。

陈岸推门而入,张建国正坐在桌前翻阅文件。他抬头笑了笑,站起身:“来了?等你半天了。”

桌上摊着一份红头协议,纸张略显发黄,边角压着一个不锈钢镇纸。张建国穿着灰呢子外套,袖口露出一截白衬衫,整洁利落。

“这事儿不急。”陈岸坐下,“先说你要谈什么。”

“合作。”张建国将协议往中间推了推,“我们现在有船、有网、有技术,缺的是统一调度。我已经联系了省里的资源方,他们愿意出资整合南洋渔路,条件是成立联合管理委员会,声呐系统和航线数据由双方共管。”

陈岸没有去拿协议,只扫了一眼标题。

脑中忽然响起提示音:【今日签到成功,获得声纹模拟器】。

他神色不动,从包里取出声呐仪,放在桌角。设备自动开机,屏幕泛起蓝光。他借着调整角度的动作,悄悄将探头靠近协议纸面。

不到五秒,仪器轻轻震动。

耳机里传出一段音频:“……必须让张建国取得信任……否则计划失败。”

声音低沉清晰,正是陈天豪的。

陈岸抬眼看着张建国,语气如常:“这协议谁写的?”

“法律顾问。”张建国笑着回答,“你也知道,这种项目不能随便签字,得走正规流程。”

“流程没问题。”陈岸移开声呐仪,顺手打开台灯,“但我妹妹要看账。”

话音未落,陈小满已坐到桌另一侧,算盘往桌上一放,噼啪拨动几下。

“第三条。”她指着协议,“‘合作期间,声呐网络共享使用权归合作方全权支配’——这是什么意思?全权支配?那我们还留什么?”

张建国面色不变:“这只是措辞,实际还是你们说了算。不然我何必亲自来谈?”

“那你解释一下第五条。”陈小满继续翻页,“‘如遇争议事项,以资源方最终决策为准’——这不是让我们听他们的吗?”

“小满。”陈岸忽然开口,“拿放大镜来。”

她从抽屉里取出洪叔送的老式放大镜,递给哥哥。

陈岸俯身,用镜片仔细查看协议纸面。表面看似正常,但在灯光下隐约泛出一丝反光。他指尖轻触,感到些许滞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