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燎原星火

沈渊则更关注那些质疑的声音,他指着另一条评论:“这个关于尺度放大问题的质疑很关键。‘烛龙一期’的参数,确实无法直接套用到商业堆上。我们需要立刻启动‘金乌-阿尔法’(中等尺度实验堆)的详细设计,重点攻克放大后的工程实现难题。”

“没错,”一位负责工程设计的副总工接口道,“磁场强度、等离子体电流、第一壁材料的热负荷……所有这些都会随着尺度放大呈指数级增长。‘流形约束’理论给了我们方向,但通往这个方向的路上,布满了工程学的‘魔鬼’。”

林见鹿坐在主位,指尖轻轻点着桌面,听着众人的讨论。他没有沉浸在初战告捷的喜悦中,眼神依旧清醒而锐利。

“所有的赞誉和质疑,都在预料之中。”他开口,声音平稳,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辩论,而是继续做事。沈博士,工程放大问题由你全权负责,调动一切资源,尽快拿出‘金乌-阿尔法’的可行性方案。”

“明白。”沈渊点头。

“陆博士,”林见鹿看向陆知行,“你的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夯实,尤其是应对更大尺度、更高参数下的物理过程预测。‘深蓝探索’基金的所有资源,向你倾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会尽力的,林总!”陆知行用力点头,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也充满了动力。

“至于埃琳娜,”林见鹿目光转向她,“你和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关注。”他使了个眼色,埃琳娜会意,慵懒的神情收敛了几分,点了点头。

会议结束后,其他人陆续离开,只剩下林见鹿、沈渊和埃琳娜三人。

林见鹿示意沈渊关上会议室的门,启动了最高级别的信号屏蔽。

“论文引发的关注度足够高了,这为我们争取了时间和空间。”林见鹿说道,语气凝重起来,“现在,说说那个‘能量共振波纹’吧。分析有结果了吗?”

沈渊调出一份高度加密的报告,投射到私人屏幕上:“‘灵犀’进行了超过十万次的模拟和比对分析。基本可以确定,我们在‘烛龙一期’放电时捕捉到的那段异常波纹,与埃琳娜之前记录的‘现实低语’,以及格陵兰岛的中微子爆发信号,在数学本源上,共享同一种……嗯,可以称之为‘时空拓扑签名’的东西。”

“时空拓扑签名?”埃琳娜饶有兴致地重复着这个生造词。

“可以这么理解,”沈渊尝试解释,“就像每个人的DNA序列是独一无二的,这种能量波动模式,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超越我们现有物理认知的数学结构。它似乎标志着某种……与常规时空不同的‘接口’或者‘褶皱’被触动了。”

“也就是说,”林见鹿总结道,“我们每进行一次高能量的聚变实验,就像是在一扇紧闭的大门上敲了一下?而索恩在格陵兰岛做的事情,可能不仅仅是敲门,而是在尝试……撬锁,甚至炸门?”

“比喻很形象,”沈渊点头,“而且,根据‘灵犀’的推演,这种‘敲门’行为,似乎存在一个累积效应。能量越高,实验规模越大,这种‘共振’就可能越强烈,越容易被……‘门另一边’的东西感知到,也越容易引起索恩那边的反应。”

会议室里陷入一阵沉默。这意味着,他们的“金乌”计划,不仅仅是一场科技竞赛,更可能是一场他们尚未完全理解规则的、涉及更高维度存在的危险游戏。

“秦雪那边有什么新消息?”林见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