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初次见面已过去一周。春日傍晚,天色将暗未暗,计算机教室再次成为两人不约而同选择的据点。与上次不同,这次陈默早早等在了那里,面前摊开着几张写满笔记的纸,神情既期待又带着一丝技术宅特有的、不服输的倔强。
林见鹿推门而入,看到陈默,微微点头示意。
“你来了!”陈默立刻站起身,眼神灼灼,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又像是准备发起挑战的斗士。他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指着屏幕上的一段复杂代码,“按照你上次的思路,我重构了内存管理模块,延迟更新队列和世代计数器都实现了,性能测试提升了40%!但是……”
他话锋一转,带着点考校的意味,调出另一个界面,上面是一个模拟的网络攻击场景:“我在测试并发稳定性时,发现了一个新的边界情况。如果在这个时间点,同时有大量恶意伪造的释放请求涌入,可能会压垮延迟队列,甚至导致世代计数器回绕……你觉得该怎么防御?”
这是一个极具刁钻和实战性的问题,超越了纯算法优化,触及了系统安全领域。陈默紧紧盯着林见鹿,想看看这个神秘的学弟,是否只是理论上的巨人。
林见鹿没有立刻回答,他走近屏幕,仔细查看了陈默模拟的攻击模式和数据流。片刻后,他拉过椅子坐下,双手放在键盘上。
“你的担忧是对的。任何优化都会引入新的攻击面。”林见鹿的声音平静,手指却已在键盘上飞舞,速度快得带起残影,“单纯的防御不够优雅,我们可以考虑在入口处就进行‘过滤’和‘稀释’。”
他一边说,一边编写代码:
“首先,在请求进入队列前,增加一个轻量级的速率限制器和请求来源真实性校验,基于一些简单的硬件指纹(比如不完美的随机数种子结合时间戳哈希),虽然不能完全阻止有准备的攻击者,但能极大增加攻击成本,过滤掉大部分垃圾流量。”
“其次,对于队列本身,我们可以设计成自适应大小的环形缓冲,并引入一个‘紧急泄洪’通道。当队列负载超过阈值时,低优先级的请求可以直接走传统路径,保证系统不被拖垮,只是牺牲一点点这些特定情况下的优化效果。”
“至于世代计数器回绕,”他敲下几行关键的判断语句,“这里加入一个安全阈值检测,临近回绕时主动触发一次温和的全局同步,虽然会引入微小抖动,但保证了绝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