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项目立项

市长调研的余波,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层层扩散,经久不息。东南大学校园内,“养元操”与林见鹿的名字,彻底从一个小范围的趣谈,晋升为某种带有标杆意义的符号。同学们看待林见鹿的目光,除了原先的佩服,更多了几分看待“校园风云人物”的意味。连带着301宿舍,也成了某些低年级学弟学妹们偶尔会指指点点的“圣地”。

然而,处于风暴眼的林见鹿,却展现出了远超年龄的定力。他婉拒了所有新增的采访请求,谢绝了各类社团、学生组织发来的分享会邀请,甚至连系里想以他为核心搞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的宣传报道,也被他温和而坚定地推拒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在宿舍里,对着三位或兴奋、或不解的室友平静解释,“一时的虚名如同烟火,绚烂却短暂。我们的根基,在于持续做事的能力,而非曝光的程度。”

他将大部分精力重新投入到学业和远程关注“见鹿工作室”及江西铜业的走势上——股价在9元上方震荡洗盘,为下一波主升浪积蓄着力量,这让他更加心安。

就在校园内的喧嚣渐渐沉淀之时,来自市层面的实质性反馈,终于到了。

这次并非通过学校层层转达,而是一个直接打到林见鹿手机上的电话,来电显示是市政府的座机号码。

“您好,请问是林见鹿同学吗?”电话那头是一个声音沉稳、措辞严谨的男声,“我是市政府办公厅的张明,张市长的秘书。市长对您创编的‘养元操’以及其在贵校取得的积极反响非常关注,指示我们进行专题研究。近期我们牵头,联合市教育局、体育局、卫健委相关部门,召开了一个小范围的研讨会,形成了一份初步方案。市长希望您能以特别顾问的身份,参与下一次的方案论证会,听取您的专业意见。”

电话内容言简意赅,但信息量巨大。市里不仅关注了,还已经联合多部门进行了研讨,形成了方案,并且点名要他这位始创者以“顾问”身份参与论证!

这份尊重和务实,让林见鹿对那位仅有一面之缘的张市长,以及他带领的团队,好感大增。

“感谢张市长和市里的重视,我很荣幸能参与学习。”林见鹿的回答依旧沉稳,没有表现出受宠若惊,“请张秘书告知具体时间和地点,我一定准时参加。”

挂了电话,饶是以林见鹿的心性,也不禁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这意味着一扇新的大门正在向他打开。这不再是校园内的小打小闹,而是真正进入了公共政策讨论的层面。

几天后,林见鹿穿着一身得体的休闲西装(临时购置,避免过于学生气也不显老成),出现在了市政府附近的一间小型会议室门口。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略微加速的心跳,推门而入。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不少人,大多身着正装,气质沉稳,显然是各部门的负责人或专家。当林见鹿这个明显带着学生气的年轻人走进来时,不少人都投来了诧异和探究的目光。

张秘书立刻迎了上来,热情地为他引荐:“各位,这位就是东南大学的林见鹿同学,‘养元操’的创编者。林同学,这位是教育局王副局长,体育局李处长,卫健委的刘主任……”

林见鹿不卑不亢,微笑着与各位领导、专家一一打招呼,态度谦和,举止从容,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气质,很快让在场众人收起了最初的轻视。

会议由张秘书主持,他开门见山:“各位领导,专家,今天这个会,主要是围绕我们之前讨论的《关于在本市部分大中学校试点推广‘养元操’的初步方案》进行论证。林见鹿同学作为‘养元操’的创编者和实践者,我们特别邀请他作为顾问列席,希望他能从实践层面给我们提供宝贵的意见。”

方案被分发到每个人手中。林见鹿快速浏览着。方案内容很详实,包括试点范围(选取三所大学、五所中学)、推广步骤(师资培训、教学视频制作、效果追踪)、责任分工等等,考虑得相当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