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海牛入均州城的时候,正好看到了“均州”匾额被拆下城,然后换上了程毅写的“武当”两个字。
毕竟均州被缩减为两个县,因此治所东迁,而武当县是归郧阳府直接督管的。
所以匾额肯定要换。
孟海牛从水寨上下来,入眼就是一大片已经青葱的粟田。
粟长得很快的。
哪怕八月了,只要下种都快,一样可以长出来。
当然,这个时间点种植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温度不能太高。
因此只有稍微高的坡地,才能下种。
而山坡地,郧阳真的不缺。
再有最多三个月,肯定能收成。
看到这一大片的种植规模,他就知道,程毅肯定不会缺粮。
孟海牛越发好奇程毅起来。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这么短时间内,将本地恢复秩序?
入城,孟海牛这边只是被检查了一下,然后给他们的武器贴了封条,就放了进去。
而他看到了其他一些进出口,好奇问亲卫们说:“你们都看到了?他们似乎没有收入城费?”
“确实……没有。”不少人也都诧异看着进出的人。
收入城费,几乎是城市上税的手段,不管是朝廷还是红巾,都不会放过这样来钱的生意。
在这个以手工业为主的时代,城关赋税,不仅收钱,还会收生产的货物。
哪怕是一口陶碗,卖也能卖几个大钱。
结果在程毅这里,居然没有收税,只是检查一下人与来历,然后将他们的刀具封好,除了柴刀与哨棒,剩下的全部上缴。
之所以搞这个,除了维系治安,更重要的是西锁红巾军没有足够的武器。
那就只好找个由头,从民间搜罗了。
而作为使者,他们走的是特殊通道,但武器还是被贴了封条,不得随便抽刀,差役路过的时候会检查,若是你抽刀搞事没报备,封条坏了,最轻都是下狱三日。
他们倒是没有太多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