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风,裹挟着川西盆地特有的湿润草木气息,吹进国安部地下三层那间代号“禹贡”的战略决策厅。巨大的环形屏幕上,不再是疫情蔓延的红区或边疆的烽燧,而是一幅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巨图——《禹贡地域图》的高精度数字化复原。九州的脉络,山川的走势,河流的奔涌,被清晰的线条勾勒出来,其上叠加着密密麻麻的、代表实时地质监测点、交通枢纽、人口聚集区和战略储备库的闪烁光点。
李玄策站在巨图前,身影挺拔如松。他换上了一身深色中山装,衬得眉宇间那份沉凝如山岳。距离李天枢的预警和李念墨的精确数据确认,已经过去了三天。这三天,是风暴来临前最压抑的宁静,是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的准备期。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厅内每一位高级官员、地质专家、应急管理负责人和军方代表,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清晰地穿透了肃穆的空气:
“诸位请看。”他抬手,指向那幅承载着华夏文明地理认知源头的《禹贡地域图》,“大禹治水,定鼎九州,疏浚九河,划分五服。他所依凭的,是对这片土地脉搏最深切的感知。何为‘禹贡’?贡者,献也,是大地对人类的奉献,更是人类对大地敬畏与理解的献祭!”
他的手猛地划过屏幕,一道醒目的红色光带瞬间在川西龙门山断裂带区域亮起,剧烈闪烁,如同一条蛰伏的凶兽即将苏醒的脊背。
“今日,我们面对的,是另一种‘洪水’——大地深处积蓄的能量洪流!李天枢的预知,李念墨的数据,都指向这里——北纬30.3°附近,地脉即将崩裂!”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穿透历史的沉重感,“《孙子兵法》云:‘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灾祸不会因我们的祈祷而止步!我们能做的,是让它来时,少死人,少损失,让我们的同胞,有活下去的希望!”
他转身,目光如炬,扫视全场:“今日的防灾,就是明日的卫国!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座城镇,每一个村落,都是我们不可分割的血肉!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预案,代号‘铸犁’!现在,我命令!”
随着他斩钉截铁的话语,巨大的屏幕上瞬间分割出多个实时画面:成都军区部队紧急集结开拔;铁路、公路、民航系统启动绿色通道;各大医院组建应急医疗队;通讯保障车星夜驰援;中央储备库物资调拨指令如流水般下达……
“第一,人员疏散转移,以《禹贡》古图水系为参照,避开断裂带核心区及潜在滑坡、堰塞湖风险区,利用历史迁徙路径经验!民政、公安、基层干部,必须下沉到户!确保‘老弱妇孺先行’原则!”
“第二,生命线工程保障!水利、电力、通讯部门,立刻加固核心节点,预设冗余备份!周卫国!”
“到!” 周卫国身着德迅物流的工装夹克,在角落肃然起立。这位昔日的危险品运输安全督导,如今已是国家应急物流体系的关键协调人之一。
“你负责统筹全国物流资源,特别是重型工程机械、医疗物资和帐篷的优先调配!打通所有可能阻塞的‘毛细血管’!记住,‘国之命脉在交通’,此时畅通一刻,便是救人无数!”
“是!保证完成任务!” 周卫国声音洪亮,眼中闪烁着被信任和重托点燃的光芒。他立刻打开随身携带的加固平板,手指飞快地输入指令,调集着那张由他亲手参与编织的庞大物流网络图。
李玄策的目光转向妻子方清墨。她站在一个特制的演示台前,神情专注。演示台上,静静躺着一卷看似普通的灰白色织物,质地轻薄如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