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天枢的“星图” (2014年6月30日 深夜 - 家中)

夜半推门,李玄策看见的不是儿子伏案苦读的身影,

而是悬浮在幽蓝屏幕上的漫天星斗——

天枢用光点与丝线将西疆、稀土、暴雨、古墓编织成一张星图,

稚嫩指尖点亮的,是连国安部数据库都未捕捉到的隐秘关联。

“爸爸你看,”少年指着中心缠绕的老槐树根脉,

“所有线头最后都缠回这里,像太爷爷说的‘根’……”

李玄策的手掌重重落在他肩上,那力道沉得让少年心头一颤。

窗外,夏虫噤声,唯有星河流转的低语。

子时的指针沉甸甸划过表盘,李家小楼最后一盏亮着的窗,是二楼临着老槐树的那一扇。白日里喧嚣鼎沸的京城,此刻也沉入了一片粘稠的静谧,唯有远处偶尔滑过的车灯,在李天枢房间的窗帘上投下转瞬即逝的流光。窗没关严,初夏温热的晚风,裹着庭院里草木蒸腾的湿润气息,还有墙角蛐蛐不知疲倦的鸣唱,一阵阵溜进来。

键盘细微的嗒嗒声,成了这静谧里唯一的鼓点。李天枢盘腿坐在宽大的电脑椅上,几乎把自己埋了进去。幽蓝的屏幕光映亮了他还带着稚气的侧脸,额前几缕柔软的黑发随着他专注的呼吸微微起伏。屏幕上,并非游戏画面,也非程序代码,而是一片浩瀚深邃的“星空”。

这是一个思维导图软件铺展的宇宙。中心,一个名为“根脉”的节点,被特意渲染成一棵虬结古老、根须深深扎入虚无泥土的苍劲槐树——那是太爷爷李长庚书房窗外那棵百年老树的模样。此刻,这棵“树”正散发着柔和的、近乎呼吸般脉动的淡金色光晕。

无数纤细的、闪烁着不同色彩光芒的丝线,从这“根脉”之树上辐射开来,连接向四周悬浮的“星辰”。

“西疆”是一颗边缘锐利、隐隐透出暗红色的棱形光点,几条深紫色的虚线不安分地试图从它内部延伸出去,又被几道坚韧的、标注着“稳定”字样的青色光线牢牢锁住。旁边,一颗土黄色、表面布满裂纹的圆球是“稀土”,几道贪婪的、带着尖刺的深灰色箭头从代表不同国家的异色光点射来,狠狠扎在圆球上,试图撕扯下碎片;而圆球内部,几道纤细却坚韧的银色光线正努力弥合着裂痕,那是“技术突破”和“整合”的标记。

“暴雨”则像一团不断翻滚膨胀的深蓝色水球,水球内部,象征“水库”、“堤坝”、“城市管网”的细小光点正明灭闪烁,一条条代表“预警信息流”的亮蓝色光线在其中急速穿梭,汇聚向一个标注着“决策”的节点——那个节点,被李天枢下意识地画成了一顶小小的、样式朴素的帽子。一条细细的、近乎透明的淡紫色虚线,从“暴雨”水球内部最深处延伸出来,指向遥远的未来某个模糊区域,旁边标注着李天枢自己才能看懂的符号:“疑?地动?”。

“古墓”是一个散发着温润土黄色光芒的方形盒子,几条代表“工程进度”的粗壮红色箭头正气势汹汹地撞向它,却被一层标注着“文保法”的坚韧光膜阻挡。盒子内部,几个小小的、代表“未知文字”、“器物”、“地层”的符号在微微发光,一条极细的、几乎难以察觉的金色丝线,从“古墓”盒子内部蜿蜒而出,最终竟也轻轻搭在了中心的“根脉”老槐树上。李天枢盯着这条自己凭着“感觉”连上的线,眉头微微蹙起,指尖无意识地在触摸板上摩挲着。

就在这时,极轻微的脚步声停在了门外。门把手被无声地压下,一道缝隙悄然打开。

李玄策回来了。带着一身挥之不去的、属于深夜的凉意和会议室里积压的沉郁空气。他本想看看儿子是否已经睡熟,却意外地捕捉到了门缝里泻出的那片幽蓝光芒。他轻轻推开门,脚步顿在门槛处。

房间里的景象让他瞬间屏住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