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算海谣(2014年12月1日 冬月)

老船长把泛着幽蓝的“补天绫”芯片卡进黝黑的算盘梁,木船在浪尖颠簸,算珠竟随波涛自行推演古老航道。

当第七颗算珠毫无征兆地爆裂,内里淬火的精钢芯如离弦之箭射向屏幕,精准标出美军声呐阵列的致命盲区。

千里之外的小学课堂,李天枢用碎饼干屑摆出的老鼠路线图,在孩子们跳格子的脚步下,教室地砖竟泛起幽蓝磷光,浮现出深海的渔场。

防盗铃被脚步震响的刹那,那串急促的铃声,竟在墙壁水汽上自动凝结成一行行冰冷的声纹密码。

咸腥的海风,带着十二月初冬特有的凛冽,刀子般刮过“浙岱渔”号斑驳的船舷。老船长陈金水佝偻着背,像一尊生了锈的铁锚,钉在狭小的北斗终端室里。窗外,灰绿色的东海翻涌着白沫,浪头一个接一个凶猛地撞击着船体,发出沉闷而持续的“嘭嘭”声,整个船舱都在微微震颤。桌上那盏用罐头瓶改制的煤油灯,豆大的火苗随之疯狂跳跃,在陈金水沟壑纵横的脸上投下摇曳不定的光影。他布满厚茧、指节粗大的手,此刻却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轻柔,抚摸着桌上一件与这嘈杂环境格格不入的老物件——一把油亮乌黑、算珠圆润的老式大算盘。

这算盘骨架用的木料非同寻常。深褐色的木质纹理里,沉淀着岁月的包浆,细看之下,隐隐透出贺兰山岩画那种历经风霜的赭红底色,仿佛千年松木的魂魄仍未散去。算盘梁正中,被他用鱼线巧妙地固定住一小片东西——正是李长庚交付的“补天绫”量子生物芯片。那薄如蝉翼的幽蓝薄片,在昏暗的油灯下,流转着深海漩涡般内敛又神秘的光泽。

“老伙计,看你的了。”陈金水沙哑地嘟囔一句,像在跟一个并肩多年的老友说话。他深吸一口带着浓重鱼腥和柴油味的空气,布满裂口的粗糙手指,小心翼翼地拨动了第一颗算珠。

“嗒。”

轻微的撞击声几乎被海浪的咆哮淹没。然而,就在算珠归位的瞬间,异变陡生!

算盘上,那几十颗油亮的木质算珠,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它们不再需要人手拨弄,竟随着船身每一次剧烈的颠簸起伏,开始自行滑动、碰撞、跳跃!每一次船体被浪峰托起,算珠便欢快地滑向高位;每一次沉入浪谷,算珠又急促地滚落归零。它们相互撞击着,发出密集如骤雨般的“噼啪”声,其轨迹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在幽蓝芯片光芒的无声引导下,于算盘框架内飞快地组合、推演,赫然呈现出《更路簿》上记载的、早已被现代海图取代的古老航道标记!

陈金水浑浊的老眼瞬间瞪得滚圆,呼吸都停滞了。他眼睁睁看着那些自动跳跃的算珠,在油灯昏黄的光晕里,精准地描绘出暗礁的位置、涌流的走向、甚至鱼群的洄游路径!这哪是算盘?这分明是东海龙王借给他的一双透视深海的慧眼!船舱外大海的咆哮,此刻仿佛化作了算珠跳跃的鼓点,古老的经验与现代的奇迹,在这方寸之间水乳交融。

突然!

“咔嚓——!”

一声尖锐刺耳的爆裂声,如同冰层乍破,狠狠撕裂了算盘珠的合奏!

陈金水的心猛地一抽,目光死死锁定在算盘第七档的位置——那颗本该随着船体左倾而滑向上方的算珠,竟毫无征兆地、从内部炸裂开来!木屑四溅!一股淡淡的、带着铁腥味的焦糊气息瞬间弥漫开来。

就在木屑纷飞的中心,一点寒芒,锐利如针,激射而出!

那是一小截淬火精钢的芯体!它通体闪烁着金属冷硬的幽光,带着王铁柱在哈市第一精密刀具厂里千锤百炼赋予它的无匹锋锐,撕裂空气,发出细微却令人头皮发麻的尖啸,“夺”的一声,精准无比地钉在了挂在舱壁的那块显示着实时海图的液晶屏幕上!

屏幕受力,剧烈地晃动了几下。陈金水踉跄着扑到屏幕前,浑浊的瞳孔因极度震惊而收缩。那截深深嵌入屏幕边缘的钢芯尖端所指之处,海图上原本被大片代表“强干扰”的红色覆盖区域,赫然被它硬生生“钉”出了一个针尖大小的、绝对纯净的蓝色盲点!

盲点旁边,一行细小的电子坐标在疯狂闪烁——正是美军最新部署的声呐阵列中,一个理论上绝不可能存在的探测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