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上海,阳光却格外慷慨地铺洒下来,将巍峨的国家会展中心笼罩在一片金色的暖意里。巨大的“四叶草”舒展着现代建筑的筋骨,迎接着八方来客。万国旗在清爽的风中猎猎招展,像一片斑斓的海洋,映衬着入口处攒动的人流。空气中弥漫着多种语言的交谈声、行李滚轮的滑动声,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大时代的蓬勃脉动。
李玄策站在指挥中心巨大的弧形屏幕墙前。屏幕上切割成无数小窗,实时传递着各个场馆、通道、论坛现场的动态。他穿着熨帖的深色中山装,身姿挺拔如松,目光沉静地扫过那些跳跃的画面。这里是进博会的神经中枢,平静之下,奔涌着无形的信息洪流。
“报告首席,领导人车队已安全抵达北广场,巡馆路线各节点一切正常。”一名身着制服的安保指挥官声音清晰。
“好,保持最高警戒级别,确保万无一失。”李玄策微微颔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沉稳力量。他的视线在屏幕上稍作停留,捕捉到领导人步入装备展区时,与一位白发苍苍的外国企业家亲切握手的画面。那企业家脸上洋溢的笑容,是对中国市场潜力最直接的注解。李玄策的嘴角也牵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这开放的大门,正是应对当下风浪最有力的姿态。
---
同一时间,科技生活展区,7.1馆内。
一片由柔和蓝光勾勒出的未来感空间里,方清墨正站在自家的展台前。她今日特意穿了一身剪裁优雅的月白色改良旗袍,外搭一件浅灰色羊绒开衫,既显东方韵味,又不失科学家的干练。她的面前,悬浮在透明介质中的,是一片薄如蝉翼、泛着珍珠般光泽的仿生材料样本。
“Dr. Fang,这材料的透氧性和生物相容性数据,简直令人惊叹!”一位金发碧眼、戴着无框眼镜的欧洲材料学家凑近了仔细端详,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它真的能完美模拟眼角膜基质的力学环境?”
方清墨拿起旁边一个平板电脑,指尖轻点,调出详细的结构透视图和实验数据流,流利的英语从容不迫:“是的,汉斯教授。请看这里,我们借鉴了深海贝类的层状结构和天然蚕丝蛋白的自组装特性,通过特定的仿生矿化路径,在纳米尺度上精确调控了它的多级孔隙和表面能。不仅力学性能匹配,它还能引导宿主细胞有序生长,大大降低排异反应。”她的指尖划过屏幕上的动态模拟图,眼神专注而明亮,仿佛那些精妙的微观世界就在她眼前徐徐展开。
汉斯教授频频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这将是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方院士,贵团队在生物材料仿生领域的造诣,实在令人钦佩。”他伸出手,与方清墨郑重相握。周围其他国际同行也纷纷围拢过来,提问声此起彼伏。方清墨从容应对,言语间既有科学的严谨,又带着东方智慧的圆融,展台前一时成为小小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