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颜顿时了然。

这位忠顺王绝非等闲之辈。虽在《红楼梦》剧中仅寥寥数面,但其府中一个小官都敢在贾家耀武扬威,最终贾家被抄亦由他亲手督办。

穿越至此,贾颜已深知忠顺王的分量——当今圣上的十三弟,夺嫡时的铁杆心腹。正因如此,他与贾家立场天然对立。

不过这与贾颜暂无干系。他暗忖:“眼下我羽翼未丰,不宜招惹这等人物。待实力足够,再考虑是否将他收为‘工具人’。”

于是他附和道:“原来是他!早知是他,我哪敢造次。”

与此同时,忠顺王正迈出国子监大门。皇帝指派他兼任总理事,他不得不来。今日恰遇董礼,便顺道过问此事。

对于贾颜的言论,忠顺王毫不在意,反而暗自欣喜。

当他得知贾颜的力量源自贾赦的秘方时,心中便有了盘算。这等能增强体质的秘方堪称稀世珍宝,他打算回宫后立即禀明圣上,设法从贾家取得此方。

行至国子监门前,董礼匆匆追来:王爷请留步!不知您要如何处置贾颜?

忠顺王驻足道:他虽见解偏颇,但大周律法从未规定不许发表个人见解。若你不认同,大可与他辩论,这等小事何须本王过问?

董礼急得额头冒汗:下官是说他在学府公然威胁师长,难道不该惩戒吗?

威胁?忠顺王冷笑,他不过是阐释经义时折断了你的教鞭,可曾当面胁迫?无凭无据之事休要再提。说罢拂袖而去。

董礼呆立原地,心中愤懑难平。作为礼部官员兼国子监教习,今日受此大辱,若不挽回颜面,日后如何在学府立足?自知武力不敌,他决定另辟蹊径。

未及晌午,贾颜的言论已在国子监传得沸沸扬扬。在董礼推波助澜下,贾颜被冠以异端邪说者的恶名,众人避之唯恐不及,生怕沾染半分。

贾颜对此浑然不觉,仍在等待王仁前来赴约。不料王仁与其同伴早已悄然离席,此刻正聚在附近酒楼的雅间里。

往后可不能再与那厮同桌用膳了。王仁摇晃着酒杯,如今他成了过街老鼠,谁沾上谁倒霉,咱们的仕途要紧。

可惜再难骗他银两了。一人惋惜道。

王仁眯起眼睛:谁说没机会?不一起吃饭,照样能让他掏银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哥此话怎讲?众人纷纷凑近询问。

“不明白吗?若与他同桌共食,旁人定会将我们视作同伙,同为异端学说的宣扬者,与整个文官集团为敌,仕途之路便彻底断绝。但若不与他共餐,不就撇清关系了?”

“可兄长,不与他共食,又如何谋取他的钱财?难道要开口借?他怎会轻易应允?”

“谁说让他借给我们?恰恰相反,是我们借给他。”

“兄长莫非昏了头?为何要借钱给他?”

“正是啊大哥,咱们不是要算计他的银两吗?怎么反倒要借他钱?”

“借钱正是算计他的手段。你们且放心,届时立下字据,只要他肯借,我保你们至少翻倍获利。”

“此话当真?”

“大哥,此事听着实在蹊跷,恐怕不妥吧?”

“你们觉得不妥,是因为不了解贾颜此人。实话告诉你们,他已听信他人之言,立志要做个仗义疏财之人。他虽不会直接赠银与我们,却定会慷慨解囊助他人。你们想想,当他散尽家财后,会不会开口借贷?”

说到此处,王仁已是胸有成竹。

“先前邀他用膳,本是想给他个仗义疏财的机会。如今既不能同席,就只能设法让他把钱散给旁人。”

“待他囊空如洗时,我们便出借银两,但要他立下字据——若无力偿还,便用名下木材抵债。”

“而且要以三倍、五倍的价值折算。”

“你们或许不知,这小子手中珍稀木材价值近两万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