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帝都论功谋长远,江南新绿映初心

一、辰时归京入朝堂,洪灾复盘定功过

六月初八辰时,载着叶尘的越野车驶入帝都城门。历经江南洪灾的日夜奔波,他虽难掩倦色,眼神却依旧锐利——此次江南之行,不仅抵御了洪峰,更揪出了一批贪腐官吏,厘清了防洪工程的积弊,此刻,他要在朝堂之上,为这场“抗洪之战”做个了断,更要为江南的长远发展谋篇布局。

太和殿内,文武百官早已列队等候。叶尘走上龙椅,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沉声道:“此次江南洪灾,朕亲赴一线,见证了各地官吏的作为,也看到了百姓的坚韧。今日召众卿前来,一是复盘洪灾应对,论功行赏、追责问责;二是商议江南灾后重建与长效防洪之策,绝不让悲剧重演。”

话音刚落,户部尚书率先出列:“陛下,江南各地灾情统计已汇总完毕——共倒塌房屋一百五十六间,受损农田一千零一十亩,无一人因灾伤亡。灾后重建款项已拨付到位,预计一月内可全面恢复。”

叶尘点头,转而看向刑部尚书:“此前揪出的清河县刘三、昆山县周福、吴县赵德才等贪腐官吏,审讯进展如何?”

刑部尚书躬身回道:“回陛下,所有涉案人员均已认罪。刘三、周福等人克扣粮款、偷工减料,致防洪工程存险,按律当斩;其同党及包庇官员,已革职查办,家产充公用于江南重建。此案证据确凿,恳请陛下定夺行刑日期。”

“三日后,于午门处斩,警示天下官吏!”叶尘语气冰冷,“朕要让所有为官者知道,贪腐害民者,无论官阶高低,必遭严惩!”

随后,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工部尚书与苏州府知府身上:“工部尚书督建防洪物资,调度及时;苏州府知府在洪灾中亲守堤坝,整改有力,朕封你二人为‘抗洪功臣’,各赏黄金百两、绸缎千匹。江南各地百姓监督队、工匠及值守士兵,亦按功行赏,由户部尽快落实。”

受赏官员跪地谢恩,殿内百官无不凛然——此次江南之行,陛下既显雷霆之威,又怀体恤之心,谁也不敢再存敷衍之念。

二、巳时朝堂议良策,长效防洪定新规

赏罚分明之后,叶尘将话题转向长效防洪:“江南水患频发,此次虽侥幸度过,但仅靠临时整改远远不够。众卿可畅所欲言,如何才能为江南筑就‘百年防洪线’?”

工部尚书率先开口:“陛下,臣以为,当从三方面入手:其一,修订《防洪工程规范》,要求所有堤坝、排水渠必须用钢筋水泥加固,每段工程需有工匠签名存档,出问题可追溯到人;其二,在江南各府县设‘防洪巡检司’,由工部直接管辖,每月巡查一次工程隐患,杜绝地方官员插手;其三,在长江、钱塘江等主要江河沿岸,修建水位监测站,与司天监联网,提前预警汛情。”

“此策可行。”叶尘颔首,又看向户部尚书,“防洪工程与灾后重建需大量资金,户部可有规划?”

户部尚书躬身道:“回陛下,臣已核算——江南长效防洪工程需银三百万两,可从今年国库结余中拨付一百万两,剩余两百万两由江南各府县按富庶程度分摊,分三年缴清,不加重百姓负担。同时,臣建议设‘防洪专项粮库’,每年储备十万石粮食,以备灾时之需。”

“准。”叶尘转向吏部尚书,“江南部分官员空缺,吏部需尽快选派清廉能干者赴任,优先选用此次抗洪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