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器局内,此时弥漫着一股金属的冷冽气息。
工匠们正围着各种器械忙碌地操作着,火花四溅,叮叮当当的声响不绝于耳。
白糖已经被朱元璋和高阳秋从后世带回,正被妥善地放置在一旁。
原本,朱元璋满心期待地打算亲自监督工匠们试验火药添加白糖后的威力,想看看这新奇的组合能为大明的武器带来怎样的提升。
可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朱元璋转头一看,只见自家好大儿朱标正急匆匆走进来。
“父皇,儿臣想求您件事情。”
看自家好大儿这着急的表情,朱元璋放下手中正查看的火药配方,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走出军器局。
朱标紧紧跟在他身后,嘴里像机关枪一样开始抱怨起来。
其实朱标倒不是真的抱怨身体的劳累,主要是朱元璋最近频繁往后世跑。
每次他离开,朝中总会有一些紧急事务冒出来,而这些事情并非朱标一人就能轻易拍板决定的,可朱元璋不在,朱标只能干着急。
朱元璋一边走着,一边漫不经心地听着儿子的抱怨,然后“语重心长”地敷衍道:
“标儿啊,你身为储君,未来可是要继承我大明皇位的。这天下迟早是你的,怎能事事都来问咱呢?你也得学着有自己的主见呐!遇到事情多思考思考,多和大臣们商议商议,慢慢就能独当一面了。”
说着,朱元璋突然想起了已经下发到各州府的红薯和土豆粮种。
他停下脚步,转过身来,认真地问道:“对了标儿,咱命你把洪薯和标豆的粮种分发给各州府,如今各州府的种植情况如何了?”
提及此事,朱标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暗自嘀咕:自家父皇真是有些糊涂了。圣旨才发下去没几天,除了应天府离京城近,或许能迅速组织百姓开始种植外,其他州府恐怕连这事儿都还不知道呢。
而且,像那些偏远的地方,驿站传递圣旨的速度慢,收到圣旨怕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见朱标沉默不语,朱元璋也意识到自己这个问题问得有些冒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