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虚假的完美,就像一件租来的礼服,看上去光鲜,却在每一个转身时都提醒着你,它不属于你。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重重地落在键盘上,敲下了属于自己的那一行:“不写‘形象气质佳,有亲和力’,要写‘在校期间因穿一件花衬衫被游客误认为本地网红,并成功引导两万粉丝关注了小雅单位的官方文旅账号’。”
那一夜,404宿舍的灯没有熄。
四个年轻人像一群发现了新大陆的探险家,疯狂地解构着自己,把那些被标准简历格式所抛弃的、充满烟火气的、甚至有些滑稽的真实经历,一条条地填充进那份共享文档。
文档里塞满了他们的青春,荒唐,却滚烫。
第二天,赵子轩怀着一种奔赴刑场般的悲壮,把这份“反完美简历”通过小雅发了出去。
他几乎已经预见到了石沉大海的结局。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下午他就接到了文旅局人事科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声音很客气,但带着明显的审视:“赵先生,我们收到了你的简历。说实话,非常……特别。”对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措辞,“我们很欣赏这种新颖的形式。但是,局里有领导提出一个疑问——你是不是想利用这个岗位,炒作自己成为一个网红?”
这个问题像一把淬了冰的尖刀,直直刺向他刚刚建立起来的“真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子轩握着手机,手心全是汗。
他可以辩解,可以解释,可以用一百种话术来证明自己。
但他没有。
他想起了林枫的选择,想起了那个共享文档的初衷。
“我能录一段视频发给您吗?”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就五分钟。”
视频是在老张涮锅店门口录的。
赵子轩没有换上西装,依旧穿着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江湖守夜人”黄马甲。
他对着镜头,没有讲自己对文旅事业的热爱,也没有背诵那些冠冕堂皇的职业规划。
他只讲了一个故事。
“我曾经帮一个被分手的女孩写回信,”他的声音透过手机的麦克风,带着一丝街边的嘈杂,“她想让我教她怎么写才能显得自己过得更好,怎么才能刺激前男友,让他后悔。我告诉她,你不用写这些。我让她写下分手后第一次独自看完一场电影的感受,写下她终于学会做那道他总说难吃的番茄炒蛋时是什么味道,写下她一个人去爬山时看到的日出。我不是在教她怎么赢回一段已经死去的爱情,我是在教她,怎么一步步赢回那个差点在爱情里迷失的自己。”
视频的最后,赵子轩看着镜头,目光清澈而坚定:“这份简历里的每一个字,都是我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把真实的自己展现出来,就叫做炒作,那我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炒作‘真诚’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