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他们管这叫“信号优化”?

一千八百多鲜活的人,在冰冷的数据模型里,被缩减成了一百八十九。

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他们不是看不见我们,是故意装瞎。”

第二天一早,皮肤黝黑的大刘找到了林枫,手里攥着一叠皱巴巴的巡线记录本。

他是村里为数不多懂点线路维护的人。

他把本子摊在桌上,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林枫,你看。过去半年,国讯通的主缆被切断了三次,每次报修,他们都拖超过两个星期才来人。最狠的一次,是上次暴雨,山体滑坡压断了主干光缆,我们整整等了二十七天,才恢复了断断续续的信号。”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低沉,像是在控诉:“我听镇上的亲戚说,城里新区的5G基站,从勘测到通电,前后不到三天。可我们这儿,断了线就像断了命。”

林枫的脑海里瞬间闪过老杨因为没网查不到正确剂量,差点给孙子开错药的后怕场景。

他心里猛地一沉。

这早已不是技术问题,甚至不是商业问题。

这是人的命,被冷漠地当成了一串无关紧要的数字噪音,可以随时被静音,被删除。

赵子轩再也坐不住了。

他一拍桌子,眼睛里燃着一团火:“不能再等了!他们想让我们无声无息地消失,我们就偏要闹出最大的动静给他们看!”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发起“无网生存72小时”直播挑战。

他要全程不用任何联网设备,只依靠村中最原始的资源生活,让所有人看看,被“优化”掉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第一天,赵子轩徒步十公里,翻过两座山头,才走到镇上唯一的公用电话亭。

他顶着烈日排了近两个小时的队,终于拿起那部沉甸甸的话筒。

跟拍的张野将镜头对准他汗湿的脸庞,直播间里,无数双眼睛正注视着这里。

赵子轩对着话筒,用尽全力喊出了一句话:“我们是赵家沟。我们没死,只是被人为删除了!”

张野的镜头没有停,一路扫过沿途十几个破败的村庄,画面里,大多数地方连信号塔的影子都看不见。